九七以前,地產股佔恒指比重超過一半,同時是大市的火車頭。由於基金大戶看好港股,往往先吸納某些優質股,這使部份藍籌股早一步發出轉勢訊號,當時只要能捕捉到新地(016)和太古A(019)等領導股的去向,便較容易掌握恒指的走勢,對買賣期指尤為有利。
現時地產股的比重已縮至低於20%,新地和太古A等已失去昔日對大市的影響力。相反,滙控(005)所佔的比重卻不斷膨脹,銀行股共佔恒指約43%市值,與02年初恒指12000水平比較,中移動(941)、和黃(013)、新地和長實(001)均低於當年的高位,但是滙控現價卻比02年初高位升約20%,可見滙控對恒指有多大的影響力。
由地區性的銀行,滙控晉身為鼎足三立於港英美的跨國巨人,本地經濟對滙控股價的影響力也愈來愈小。滙控業務全球化,香港其他行業衰退,它仍能保持一定的盈利,長線而言,有較大機會穩步上升。
由於滙控佔恒指很大的比重,滙控相對穩定的走勢,這將令恒指減少短期的大上大落,長期亦有很強的向上趨勢。恒指上升,不一定由於本港經濟改善,或許只是市場看好滙控的前景而已。
為彌補過往分析不足之處,筆者會嘗試將恒指分為兩大組成部份,和黃(013)、新地及長實等將代表本地經濟部份,另一部份則是滙控及有直接影響的銀行股。一般情況下,兩大部份應同步升跌,或者會同時受美股影響,但亦有機會互不協調,或此起彼落,分析上會複雜一點,卻希望能較準確地推測恒指的變化。
滙控對恒指的影響力,很可能改變市場對其他藍籌股的看法;相反,其他藍籌股卻不容易影響滙控的股價。
中移動佔恒指比重約11%,但其走勢許多時不一定影響其他港股,其角色有點像公用股,或可視作獨立的個體。
(本欄逢周一刊出)
梁從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