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總局早前推出的「班機延誤賠償」指引,未訂明賠償標準,再惹爭議。前日清晨六時,東方航空由四川綿陽飛達浙江杭州的航班,機上一百五十二名乘客,不滿東航未兌現班機延誤六小時的三百元賠償,在機翼下集體靜坐八小時,直至東航將賠償提高至四百五十元,方肯離去。
前日上午,杭州蕭山機場停機坪上,乘坐東航MU5891航班的一百多名乘客坐在機翼下。
由於時間過長,有女人和小孩不支昏倒,機場保安急忙送來食水,急救醫生和護士隨後亦趕到。隨着地面溫度不斷上升,再有體弱人士陸續病倒。
「這筆帳要從八月十三日算起!」乘客王先生表示,當晚六時,他們乘搭東航杭州到綿陽的班機,因為機件故障延誤至深夜十一時許才起飛。當時東航杭州分公司總經理陳金龍承諾向每位乘客賠償三百元,返程後兌現,並在每張機票副聯的後面簽名保證。
王先生氣憤地說,前日六時飛返蕭山機場時,沒有一個機組人員代表東航向他們說明賠償問題。他說︰「後來我們派代表要求見負責人,卻被機組人員告知聯繫不上,所以我們就賴在機上不走。」結果機組人員下機後二十分鐘,即關閉機上冷氣系統,乘客熬不住悶熱,走下飛機,在機翼下繼續靜坐,要求東航道歉和賠償。
直至下午二時半,東航將原先的三百元賠款,提升至四百五十元,乘客方肯散去,雙方前後僵持了八小時,東航在是次事件共付六萬八千四百元,開出了為日後延誤賠償的新案例。
業內人士指出,內地近四分一班機延誤,根據民航總局上月推出的「班機延誤指引」,凡延誤四小時以上即可索償,但未訂明賠償標準,以致近期頻頻發生乘客因索償問題而霸佔飛機、圍攻機組或地勤人員事件。
浙江《今日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