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發源自中國,還相傳這玩意兒是黃帝想出來的。遠在五千年前,他和蚩尤大戰一場之後,便把蚩尤的胃割下來做成個球兒,讓士兵踢着玩。當時還有種足球是石球,怎麼玩法不得而知,只知黃帝也借用足球來練兵。
古代踢足球有蹴蹋,蹴鞠、蹴毬、蹴圓,踢圓、筑毬等說法。所謂鞠,是用皮革製成的實心球。到了南北朝有了「毬」字,可知當日的足球也有用毛做的。因此唐代以後,就有了蹴毬、踢毬的詞兒。劉秉果的《中國體育史》這樣說。
唐代的足球,用八塊尖皮縫成,能充氣。這比漢代用梡革用毛糾結做成的實心球,彈性顯然好多了。蹴鞠到了宋代大盛,那時的足球竟有四十多種品牌,都用十二塊皮子縫成,跟最古遠那個蚩尤的胃當然相差十萬八千里。
可惜當日的足球沒流傳一兩個下來。那年在濟州島看世界杯,在機場大樓裏我倒有幸看到一個小型展覽會,羅列出來的是好幾屆世界杯所用的足球。我最喜歡的是法國拿冠軍那一屆的設計。
可管它老外的足球比我們超越多少,他們準想不到中國古代女子竟會踢足球。元明兩代能踢一腳好球娛賓的青樓名妓,風頭之健我想或不下於今天英超西甲的球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