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遠見父親 不滿教育制度混亂<br>儲錢30年為送兒子海外升學

有遠見父親 不滿教育制度混亂
儲錢30年為送兒子海外升學

【本報訊】要培育子女成才,財力和毅力都不可少,一名甚有遠見的父親,早在約三十年前連女朋友也未有時,已經開始儲蓄子女升學海外費用,至今已滾存了數十萬元。昨日他帶升中三的長子到一個英國教育展,搜集英國大學的資料,準備五年後送兒子留學英國。

會展辦升學展
由英國文化協會舉辦的「英國院校招生展」,昨起一連兩日在灣仔會展7A展館舉行,有九十間英國大學及延續教育院校到來招生,昨吸引約七千八百人入場參觀。
從事會計工作的馬先生,昨帶同在聖保羅男女中學升中三的長子Kelvin參觀該教育展。馬先生表示,計劃在Kelvin中七畢業後,讓他到英國或美國讀大學,而對升中一的次子也有同樣計劃。
Kelvin由現時至中七畢業尚有五年,但馬先生認為現時便開始搜集升大學資料,不算過早。其實馬先生的遠見,於七五年已浮現,他說當年踏入社會工作,月薪只有七百元,但已將一、二百元收入儲蓄起來,當作「老婆本」及子女升學基金,「嗰時連女朋友都未有。」
現時馬家每月會將五、六千元收入撥作兩名兒子的升學基金,他不願透露該筆基金的數目,「有六位數字啦,可能未必夠,希望個仔第日可以攞到獎學金,去牛津大學讀書。」近年不少家長批評本港教育制度朝令夕改,令人無所適從,於是用腳向教育當局投反對票,馬先生也有同感,「香港教育好混亂」。
英國文化協會教育服務總監王小萍表示,今年除了提供一般課程的院校來港招生外,亦多了提供職業導向課程的院校到場參展。
在英國及全歐洲設計院校中排行第二的薩里(Surrey)藝術及設計學院這次亦有來港,預計招收十名港生。原已獲理工大學取錄入讀設計高級文憑的容小姐,昨到該校攤位查詢,她稱已放棄入讀理大,希望修讀該學院的時裝設計課程。
此外,展覽會中亦有院校提供飛機工程、運動及食物模型製作等課程。
據英國文化協會資料顯示,近年每年留學英國的港生人數有一萬七千多人,人數持續增加,留學英國費用比其他美國及澳洲等貴,最高每年需逾三十萬元。
另外,教統局首席助理秘書長潘忠誠昨亦到場搜集資料,他表示是為了子女升學。

話你知:教育基金愈早供款愈好
康宏理財執行董事王利民指,家長日益重視子女教育,故近年金融機構以「女子教育基金」名義設立的儲蓄投資計劃,吸引不少家長參加。他表示,子女教育基金愈早供款愈好,因為基金有複息效應,可保持一個穩定增長,可能比光將款項存入儲蓄戶口的回報為高,但要視乎如何投資。
另外,家長如要在十八年內儲一百萬元,其實每年只需約六萬元,攤分每月五、六千元,與一些家長每月用於子女補習及課外活動費相差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