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你好 - 林子揚

導遊,你好 - 林子揚

剛剛跟團去北京旅行,和何偉途出事的日期相若,所以回來香港時有朋友問候:「恭喜你平安回來!」聽得我一頭霧水。在回到祖國懷抱的幾天內,確實對導遊這個職業有更新及更深的認識。
1)跟旅行團,聽導遊大拋歷史書包,左耳入右耳出,所有人名和資料也忘記,最後只記得導遊哥哥「好似」學貫中西。
2)在旅遊巴上,如果沒有了導遊站在車前講解,好像缺少了甚麼。一句鐘頭好像搖籃般的長途車,兩邊陌生的風景及建築物擦身而過,加上二氧化碳含量偏高。對了,等待着導遊開聲,他一開聲,全車人不再出聲,男團友跟周小姐見面,女團友跟周公子撲蝶。
3)一個不懂搞氣氛的導遊,令到團友們要自己搞氣氛。有一群好玩的團友,差點比景點更為吸引。付上數千元,原來是買團友。
4)一個學貫中西的導遊並不是保母,因為他是歷史老師。只有保母才會趕鴨仔般一路上趕着團友不致走失;歷史老師有氣節,頭也不回,你跟不上你的事,我們要時常打醒十二分精神以免走失。差點想試試叫團友一齊突然在導遊身後消失,不知他會不會以為我們想要北京政府政治庇護。
5)天下導遊也會帶團友去行街購物,你買得多,他可能會暗暗地大笑;你買得少,他可能會對着你微笑;你不買,肯定他會變臉。
無論如何,我喜歡跟團,不用自己操勞安排行程,既可認識及發掘一下新的團友,又可碰碰運氣,看看導遊是歷史老師還是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