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葵涌石蔭邨昨發生罕見意外,一名婦人早上購買新鮮出爐熱腸粉回家與兩名親友分享,她隨意把熱騰騰腸粉放在木枱,豈料高熱腸粉卻壓着一個打火機。正當各人開懷大嚼,打火機疑抵受不了高熱而爆炸,腸粉及醬汁當場四濺,三人面上沾滿醬汁幸無受傷,事後驚魂甫定報警,有驚無險。 記者:吳淑義、梁維建
發生意外單位位於石蔭邨仁石樓三十七樓,住有三十一歲姓鄧婦人夫婦及其半歲女兒,事發時其小姑及兩歲兒子來訪。警員事後撿走炸毀打火機的殘餘碎片助查。鄧婦事後猶有餘悸表示,發生爆炸的打火機是家人年前於內地購買,她自言:「冇諗過打火機唔可以承受高熱,以後會加倍小心!」
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張漢揚博士指出,這宗意外十分罕見,他解釋打火機內液體燃料屬高度易燃,至於存放於電蒸籠內保溫的腸粉可能維持攝氏八十度高溫,因此若市民誤把高熱腸粉放在打火機上,即使只是短短數分鐘時間,打火機內燃料亦會受熱膨脹氣化。
張漢揚強調,最危險之處是當細小打火機內燃料不斷膨脹氣化,氣體「無路可逃」繼續膨脹,最終會迫爆打火機外殼引致爆炸。他表示,幸好事發時木枱上並無火燄,否則濺出的燃料可能觸及火燄引致火警,在場人士可能會被燒傷。
這宗罕見意外發生於昨晨八時許,鄧婦的小姑帶同兩歲兒子到訪,當時小姑由石蔭邨商場店舖買來一包熱腸粉、燒賣及炒麵準備與鄧婦分享。親友到臨,鄧婦忙於招呼,小姑入屋後把腸粉放在客廳木枱上,鄧婦從廚房取出筷子食具。
據知當時鄧婦的女兒在房中熟睡,她及小姑和兩歲外甥則圍坐木枱旁共吃腸粉當早餐,當時整袋腸粉仍冒出騰騰熱氣,鄧婦與小姑邊吃邊談。可是數分鐘後突然傳出爆炸聲響,鄧婦赫見整袋腸粉及炒麵爆開,她及小姑母子三人頭髮及面上均沾滿腸粉及醬汁。
由於事發突然,小外甥嚇得哇哇大哭,鄧婦看見外甥面上沾滿紅色辣醬,還以為對方面部遭炸傷流血,急忙報警求救,稍後她定過神來才發現是一場誤會,三人各自檢查身體均無受傷。警員到場時,三人更已抹去面上醬汁,警員稍後竟在殘留於木枱的腸粉膠袋下發現一個炸毀打火機,懷疑鄧婦的小姑誤把高熱腸粉放在打火機上引致小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