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國際原油價格再攀上新高峯,紐約期油昨天直撲每桶50美元關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油價長期高企勢威脅全球經濟前景。油價在不足兩個月內已飆升逾三成,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揚言,下月中開會時將要求非油組成員國增加產量。
紐約9月期油最多升70美仙(1.44%),見每桶49.40美元,為過去16日來第15度創新高;其後據報伊拉克警方在納杰夫一座清真寺捕獲400名武裝分子,期油升幅稍收窄,午市報49.10美元,升40美仙。
倫敦布蘭特10月期油一度升82美仙(1.85%),至每桶45.15美元,是國際石油交易所88年買賣期油以來最高;尾段報44.77美元,升44美仙。
什葉派武裝分子與美軍在伊拉克南部爆發衝突,令市場愈益憂慮伊拉克石油供應受影響。與此同時,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對石油需求殷切,中國乃全球第2大耗油國,上月輸入960萬噸原油,較去年同期升40.7%。
A.G.Edwards&Sons期貨研究部董事奧格雷迪說:「油價升見50美元已成為保守估計。」他說,目前是二次大戰以來,首次出現產油國差不多再無剩餘產能。油組在今年首7個月增產5.4%,產量是79年以來最高。
油組主席普爾諾莫表示,關注油價高企,油組下月16至17日與非油組成員國會面時,將要求俄羅斯和墨西哥等國家增產,藉以冷卻油市。油組曾估計,對沖基金等投機者推波助瀾,導致油價偏高了10至15美元。
沙地阿拉伯前石油部長亞馬尼認為,倘油價升越50美元,這將屬於「緊急狀況」,美國屆時應動用戰略石油儲備,但美國財長斯諾說,現階段未見嚴重供求失衡,毋須動用戰略石油儲備。NewWaveEnergy負責人梅尼斯說,恐怖襲擊和中東局勢緊張,令原油風險溢價高達10美元;伊拉克什葉派民兵領袖薩德爾一旦被擒獲,油價應回落。顧問公司IntelligentStrategy主席費爾德說,原油合理價格介乎35至38美元。
德國《南德意志報》報道,國基會下月底發表的報告,將調高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4.6%修訂為4.9%;但國基會將警告,油價處於歷史高位,會對全球經濟前景構成威脅。
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師羅奇表示,油價長期處於47美元附近,可能引發「石油震盪」,美國經濟明年或因此陷入衰退。他指出,油價企於現水平3至6個月,才會被界定為真正的震盪。現時原油的6個月平均價是39.51美元,遠高過1991年的3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