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中自有黃金屋 - 李登

球中自有黃金屋 - 李登

球類運動管它是足球、籃球、網球,今天大都跟商業掛鈎了。踢足球可變成職業,而搞足球可等於搞生意。
且看拉丁美洲的球星,不少都原是窮小子,憑一雙腳倒搖身變成大富豪。沒有足球這玩意,比利、馬勒當拿、朗拿度,都光是在街頭捉迷藏的赤腳小毛頭,又哪會成為國際頭面人物?
所以我說,球中自有黃金屋。對朗拿度、碧咸那大夥風流球星來說,更是球中自有顏如玉。
其實在中國,足球也早跟金錢沾邊。足球我們古代叫蹴鞠,在漢代男女都玩這個玩藝兒,女子更將踢球和跳舞混為一體作表演。表演並非白流汗,當然要錢,有的藝人就跑到貴族家裏去登門賣技。到了唐代,更有女藝人出入皇宮作御前表演。當然,她們不像今天似的分隊比賽,光賣弄一下技巧娛賓而已。
到了宋代,蹴鞠發展到了頂點。踢得一腳好球的要嗎吃皇糧,要嗎在固定場子演出以作生計。有的便授徒,陪陪富家子踢球耍樂混兩頓飯吃。可見當時球藝有價,一如今天。
卻可惜明清以後,蹴鞠沒落。要不薪火相傳,足運肯定可成為中國的吃香行業,亞洲杯哪會輕易讓倭人奪去,奧運女足也不致於慘吞德國婆娘八隻光蛋了。國際足協正式承認足球發源自中國,有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