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奪獎牌教練部署三年

為奪獎牌教練部署三年

高禮澤與李靜能夠昂然踏上奧運頒獎台,除歸功於艱辛苦幹外,尚有幕後功臣在背後默默支持。一手撮合這個組合的「伯樂」兼教練陳江華,以及一直為香港乒運出錢出力的乒總會長余潤興,俱居功不少。
話說高禮澤於九八年退出中國隊後,翌年赴德國參加俱樂部比賽,獲陳江華賞識。當陳江華於二○○○年執教港乒隊時,立即拉攏同年來港的李靜,組成「高李」組合,然後在○一年開始積極備戰今屆奧運。
陳江華不但透過緊密的訓練提升兩人球技,並帶領「高李」不斷參加國際公開賽,務求增加積分以提升兩人的排名。經過長期南征北討,「高李」終如願以第三種籽參戰今屆奧運,得以在賽事早段避開中國選手。

每年只探父母兩次
高禮澤直認可以用「練習、食飯、瞓覺」來概括過去三年的生活。至於李靜的家鄉珠海雖然距港不遠,卻因他忙於練習,每年也只能抽空回鄉探望父母兩次。大家經歷三年艱苦訓練後得嘗成果,難怪陳江華賽後感慨說:「成功令香港乒乓球作出突破,冇浪費這三年的部署。」
另一幕後功臣非香港乒總會長余潤興莫屬,因他多年致力推動乒運。他指出港隊上次在亞運奪得混雙金牌時,發放三十萬獎金,今次在奧運坐銀望金,獎金應該以兩倍計。
至於港奧委會主席霍震霆早前成功游說奧委會,讓未夠年期領取特區護照的一班「國援」可代表港隊參賽,其實功勞亦不小。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