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歲黎婆婆患肌肉萎縮症,四肢乏力,近年病情惡化,經常抽筋及跌倒。獨居的黎婆婆,盼安裝平安鐘以備不時之需,惟她無力自付有關費用,又不符合政府資助資格。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即時從「平安鐘專戶」撥款,達成黎婆婆心願。
黎婆婆獨居於葵涌區舊型公共屋邨單位,街坊鄰里多為長者,缺乏支援網絡。「呢度可以話係老人邨,街坊有番咁上下年紀,老實講,有乜事都唔知點算。」
兩鬢斑白的黎婆婆,五十年代隻身由大陸來港謀生及治病,一直沒有結婚。「我一出世隻左手已經殘廢冇力,一心嚟香港醫病,幾十年前喺瑪麗醫院做過一次手術,不過唔好得幾多,後來先知自己患肌肉萎縮症。」
肌肉萎縮症暫時沒有根治方法,黎婆婆多年來僅靠藥物控制病情,近年病情惡化,令其起居生活受很大影響。
黎婆婆歎道:「醫生早十年前批我不出兩、三年內要坐輪椅,我捱到今時今日重可以拎住柺杖慢慢行,已經算好叻;不過,近年個病差咗好多,連右手都冇乜力,有時夾唔到餸,雙腳又成日抽筋,無端端會跌落地。」黎婆婆邊說邊捲起褲管,向記者展示雙膝的傷痕。
為了安全着想,黎婆婆希望安裝一部平安鐘,奈何她未滿六十五歲,不符合政府資助安裝平安鐘資格,貧困的她為着無力支付一筆安裝費及服務月費,甚感煩惱。「如果要自己畀錢,我真係冇本事裝。」
黎婆婆年輕時從事製衣工作,其後工廠北移,她轉行任職清潔工人,六年前被裁員後,加上身體欠佳,被迫提早退休,現靠傷殘津貼及微薄積蓄過活。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與長者安居服務協會於九六年成立「平安鐘專戶」,協助像黎婆婆一樣,未合乎政府資助資格,卻有迫切需要的貧困人士安裝平安鐘,迄今已有超過一千人受惠。該專戶仍需善長繼續捐輸,好讓更多弱老得到適切幫助。
「平安鐘專戶」捐款編號:C0650
肌肉萎縮症是一種腦科疾病,主要因為中樞神經細胞出現毛病或肌肉本身缺乏某種蛋白質,引致肌肉功能消失,逐漸呈現肌肉無力、抽搐、顫抖、退化和萎縮等現象,嚴重者會出現吞嚥困難,咳嗽和呼吸功能衰退,直接威脅患者性命。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