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紅蟲大鬧九龍公園泳池事件曝光後,五個政府部門昨晚開會商討對策,以決定是否需要關閉泳池徹底清潔。政府官員堅持泳池水質合格,而且紅蟲對人無害,所以沒有通知泳客,也不排除可能是人為惡作劇;但專家則認為有需要關池清潔,保障泳客健康。
九龍公園泳池室內副池紅蟲為患,這種搖蚊的幼蟲本月初以來在泳池內與人同泳,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接投訴也束手無策。事件披露後,康文署昨派出兩名穿上潛水衣人員,利用吸管抽走污染物,又出動「水龜」清除污染物。
昨晨到場視察的康文署助理署長(康樂事務)張國基承認,該署分別於本月四日及十二日,在室內副池同一地點,每次發現五、六條紅蟲,前日再接報告。對於該署沒有貼出公布通知泳客,他說:「喺泳池發現小動物,一啲都唔覺得奇特。如果對人體有害,一定會通知市民,甚至可能將泳池封閉。」來自康文署、衞生署、食環署、水務署及機電署的專家昨開會研究事件。部份昨到該泳池游泳的市民都對事件感到驚訝,有小童更表示曾吞下紅蟲。
港大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則認為,「基本上紅蟲唔會對人體構成直接傷害,不過康文署亦應考慮徹底清潔泳池,游游吓水有條蟲喺你身邊,不但有礙觀瞻,更對泳客構成滋擾,而且有紅蟲生長,證明池水有雜質。」他建議康文署關閉泳池,放水重新檢查池水及消毒系統。
泳池管理專家李樹堅則指公眾泳池放水大修的做法只會在每年泳季結束後進行,因為水費高昂,但他也建議康文署關池檢查,「既然市民擔心,就應該暫停開放,有蟲游咗入泳客個口點算?」
油尖旺區議員陳少棠不滿康文署隱瞞蟲患,區議會主席陳文佑則指區議會下周將開會追究事件,要求康文署呈交報告。張國基說,發現紅蟲後已提高氯氣量,加強殺菌。另外,有市民投訴九龍仔公園泳池也發現池水有蟲。記者查看後在泳池內找到多條幼蟲,似是蚊子幼蟲孑孓。
港九拯溺員工會副主席郭紹傑指出,康文署轄下公眾泳池以往都由救生員負責清潔,但政府最近把池面清潔工作外判,他懷疑外判影響清潔質素,導致泳池衞生環境質素下降。
免泳池放水、免人力清洗,俗稱「水龜」的水底吸塵機是十分普遍的泳池清潔工具。顧名思義,水龜外形與功能都如吸塵機一樣,在池底自動洗刷及吸取頭髮、泥沙等雜物,並能過濾池水,防止細菌在泳池內滋生。
目前水底吸塵機已發展得相當先進,根據互聯網資料,有一種俗稱「枇杷鼠」的水力驅動水底吸塵機,更毋須電源,像魚兒一樣在泳池四壁上一邊貼牆游動,一邊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