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籤撩牙最傷 飯後最好𡁻香口膠<br>每日刷三分鐘牙齒健康一世

牙籤撩牙最傷 飯後最好𡁻香口膠
每日刷三分鐘牙齒健康一世

【本報訊】俗語有云「牙痛慘過大病」,原來全港有超過二百七十萬人曾受蛀牙、刷牙時牙齦出血及牙齦腫脹等問題折騰;當中更有近一百八十萬人有蛀牙,吃東西時會隱隱作痛。有牙科醫生表示,市民若能適當保護牙齒,如每次刷牙刷三至四分鐘、用牙線代替牙籤,以及定期檢查牙齒,七、八十歲時仍可擁有一副又白又整齊的牙齒。 記者:馮永堅

市場調查公司AC尼爾森今年初以電話及家訪形式,訪問了一千三百多名年齡介乎十八至四十四歲的人士,了解他們的牙齒健康狀況。調查顯示,近六成人曾患蛀牙,四成受訪者稱刷牙時牙齦出血,兩成人有牙齦炎或牙周病,從而推斷全港這年齡組別市民中,有超過二百七十萬人受牙患困擾。上述情況較○一年同類型調查為嚴重。
調查又指出,四成四受訪者稱在過去兩年沒有接受過任何牙科檢查,較○一年只有三成九人增加,顯示市民忽視牙齒保健及牙患的嚴重性。面對市民對口腔護理的意識日漸薄弱,牙科醫生余岳鋒昨在記者會上表示,市民其實只要輕輕改變生活習慣,暮年時仍可擁有一副又白又齊的牙齒。

吃零食後要漱口
港人生活節奏急促,因此一般人平均只用四、五十秒刷牙,便匆匆出門。此外,港人飽餐一頓後,都喜歡用牙籤「撩牙」,其實這些壞習慣都會增加牙患機會。余岳鋒稱,用四、五十秒刷牙根本無法徹底清除牙齒表面及牙縫位置的垢物,容易令牙垢膜形成,導致牙周病;他建議刷牙時間最好介乎三至四分鐘,才可將垢物徹底清除。
過往有調查顯示,只有百分之二至一成的成年人有定期使用牙線,他強調港人應戒掉用牙籤習慣,以免牙縫「愈撩愈大」及積存垢物。
貪吃零食、甜品或糖果的市民,也會大大增加蛀牙機會。余岳鋒說,最好在吃零食後漱漱口,以減低口腔中的酸性及糖份;貪吃市民也可選擇餐後「𡁻」一片香口膠,增加口水分泌,達至中和口腔酸性作用。
此外,市民多以為牙齒脫落屬衰老迹象,而不去檢查或補救牙齒,其實這是十分錯誤的觀念。他指出,只要改變少許生活習慣、多用含精油(具殺菌功能)的漱口水漱口,以及定期檢查牙齒,即可大大減低牙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