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互聯網搜尋器經營商Google幾經波折後,最終能順利公開招股(IPO),招股價由原先訂定的108至135美元範圍調低到85至95美元,市值急降超過100億美元至258億美元。由於招股價被調低,兩位創辦人布蘭(SergeyBrin)和佩奇(LarryPage)聯同其他股東決定將原來計劃出售的1,160萬股減少至550萬股,共集資18.6億美元。
本來Google可以成為自2000年Genuity上市集資19億美元以來最大集資額的互聯網公司,套用奧運熱門話題──誰個是金牌得主,Google這次僅能奪得銀牌,皆因美國證監改例,招股再不以包銷商訂下的價錢配售為主,而是以投標(auction)方式讓有興趣的投資者在指引範圍進行bid價。有見Google主要競爭對手Yahoo股價一個月來下跌23%,以及其餘互聯網巨人如亞瑪遜及Ebay等股價急跌的情況下,無論機構或個人投資者對108至135美元這個範圍多表示不感興趣,包銷商和股東惟有被迫減價、減股數吸引需求,這招實在「用心良苦」。
此外,Google雷聲大、雨點小,上市路途崎嶇的原因包括延遲向監管機構申報機構投資者之名單,招股書中沒有列明僱員之認股權數目,以及兩位創辦人在招股前違反「緘默期」之規例,接受《花花公子》訪問,還有便是在宣布首次業績時錄得一項之前與Yahoo起爭議之撥備損失,在在都是導致Google延誤上市因素。
Google上市後股價走勢如何,是升是跌,眾說紛紜,筆者認為投資者可睇住70至100美元range炒。值得一提的是新例雖然「剝削」了包銷商益自己友或自肥和少收「肥」費之權利,反過來卻保護了上市公司和小投資者被「剝削」之慘情及無奈,防止盜亦「無」道、公平點,誰曰不宜!!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