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台灣海峽豪賭

中國在台灣海峽豪賭

托德.克羅韋爾(ToddCrowell)

在二千年的美國總統競選,沒有人提到恐怖主義這項議題。到今年的總統選舉,台灣亦備受忽視,這當然事出有因。伊拉克戰火不斷,新聞報道每晚的重點都是關於恐怖活動──美國人要擔心的事情已經夠多了。
然而,密切留意亞洲局勢的人幾乎都認為:在下一位美國總統任期內某段時間,中國和台灣很可能爆發戰爭。美國亦無可避免會捲入這場戰事。
當歷史學者回顧○四年夏天這段緊張日子,會把它稱為另一個「嚴峻之夏」,但它亦有與別不同之處。世上其他地方的事情,大抵令以下幾項不祥的發展受到忽略:

‧這個夏季,《珍氏防務週刊》透露:台灣在中國福建省對開、馬祖其中一個島嶼,裝設了雷達和地對海飛彈。台灣是首次把這些武器部署得這樣接近大陸。
‧今年四月,美國空軍在關島部署六架B-52轟炸機。官方說是要阻嚇北韓,不過中國一旦攻打台灣,部署亦有利美國反擊。
‧台北公開宣布「海峽中線」的正確座標,揭露了五十年來的秘密,由此引誘中國公然侵犯它的「領空」。
‧八九年天安門大屠殺之後,歐洲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在法國的敦促之下,歐盟快要撤銷這項禁令,軍備競賽可能因此迅速產生。
‧台灣的內閣拖延多個月,終批出一百八十億美元經費,向美國購買大批武器,包括新製潛艇、反潛艇巡邏戰機,洽購更多飛彈,從而加強台灣處於弱勢的反導彈防衞能力。
‧上述交易在三年前已經通過。七月三十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親自致電美國喬治.布殊總統,對這項仍未成交的買賣作出抗議,並且再次聲言:如果台灣走向獨立,就會受到攻打。

當然,台灣、中國及美國分別高調地舉行夏季軍事演習,都成為這一切的背景。解放軍在離岸海島搶灘;美國調動航空母艦隊伍;台灣空軍在郊區的公路練習降落,默認他們所有正規跑道大概已經被對岸的短程彈道飛彈瞄準。
分析家說:由○五年開始,中國的軍力將超越台灣。鑑於下屆奧運會定於○八年在北京舉行,有些人猜測,中國如果在未來兩年把握時機採取行動,也不會失去奧運會主辦權。
幾十年來,支持台灣的人都安於以下想法:中國沒有足夠兵力跨越九十英里闊的海峽去攻佔台灣,台灣亦有超過三十萬兵力以及強大空軍守禦。但是這種傳統「入侵」方式已經愈來愈過時。
美國軍方削減人手,並且為軍事技術轉型。與此同時,中國軍隊亦有自己一套的轉型計劃,拋卻「人海戰術」的教條而全面投入科技。由第一次波斯灣戰爭開始,到科索沃,以至今日進駐伊拉克──世上沒有任何參謀本部,比解放軍更留意美國近年這些戰事或吸取更多經驗。

當然中國還不能與美國相比。它的資源有限,技術落伍,又面對武器禁運,但中國已經盡力借鑑美國的戰事,並且集中改善三數種軍事技術;例如飛彈,務求在台海衝突中取勝,以及對美國的還擊作出反擊。
解放軍已經不把搶灘攻勢掛在口邊──最新的流行術語是「斬首戰」。在這種作戰模式之下,突擊隊會空降台北,生擒或刺斃領導層;彈道飛彈把軍用機場摧毀;在空中引爆核彈,從而截斷通訊;潛艇把戰艦擊沉;務求在美國作出有效反擊之前接管台灣,造成既定事實。
有種論調說:中國輸不起這場豪賭。二十年來的努力建設、讓十三億人脫離貧窮的目標,都足以瞬即抵銷。推動現代化、為數幾十億美元的外國資金,亦會霎時消失。一夜之間,中國將在國際社會變得神憎鬼厭。
縱使如此,台灣問題的險要之處,在於和平是建立在一些不盡不實的假設之上。例如:假裝大家依然接受「一個中國」的說法,不理會台灣多年前已經放棄了這種立場。美國近年發動了兩場戰爭,已經精疲力竭,在各地的駐軍亦左支右絀,還真的會為台灣的獨立而甘冒與北京開戰的風險──這亦是假裝之一。
為了國家統一的虛名,中國聲稱不惜犧牲現代化的一切成果,以至繁榮、奧運會和人民的經濟前途。當然,要判定這話的真假,就更加是最大的賭博。
……………………………………………………
作者為前《亞洲新聞》(Asiaweek)資深撰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