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國際金融(183)年初高價4.625元,5月的低位是2.35元,跌幅幾近50%,是銀行股之最,也是去年大幅度炒高後的派發,可見投機味之濃。
中信國金過去消息較多,近期則較為平淡,除增持中信資本股權25%至50%外,基本上並無利好消息,在大量沽盤充斥市場下,即使有消息,亦視作負面。
上半年盈利4.2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16億元或37.8%,每股盈利13.26仙,中期息6.6仙,增120%。中信國金股價昨日彈升5.6%,反映改變股息政策對已在橫行的股價帶來推動力。
存款微跌,貸款微升,貸存比率由66.02微升至66.17%,淨息差擴闊1個基點至2.19%,淨利息收入跌1%,非利息收入增7.9%,經營支出增6.2%,成本對收入比率由46.4%升至48.8%,未計準備前經營盈利減1960萬元或3.6%。
呆壞帳減1.97億元或83.8%,包括若干準備撥回,此項目使經營盈利出現增長58%,應佔聯營公司業績跌64%,連同稅項增加,股東應佔盈利只增37.8%。
中信國金期內無意爭取低收益業務,住宅按揭且減8.4%,貸款項目增加的,主要包括批發零售增9%,運輸業增12.4%,貿易融資增11.5%及香港以外的貸款增加27.8%,貸款項目的調動,相信是息差擴闊的主因,不過,於6月初再度參與住宅按揭市場的定息競爭,但未反映於上半年業績。
中信國金短期資金減少,反而增加其他證券投資18億元,連同持有至到期的證券,共達269億元,相當於總資產33.7%。
於國內業務,繼續經營資產管理,而收益大降,只是撥回準備,業績仍升,深圳中國國際財務已正式運作,錄得小量虧損,預計全年將有盈利,並計劃於年底於上海開設分行,多年來一直傳聞於國內有相當發展,看來仍未到適當時機。
預計中信國金全年業績增長22%,股價2.825元,估計PE11.3倍,息率4.67厘。身兼中信集團副董事長的孔丹,將兼任中信國金行政總裁,人事變動,本可帶來新希望,股價雖已突破橫行局面,但也不應期望過高,資金流向影響較大。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