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開始唱淡 趁低吸納

國際視野:開始唱淡 趁低吸納

又一個令人意外的數據──美國7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跌0.1%,是8個月來首次,主要是汽油價格回落4.2%所致;核心CPI則上升0.1%,比市場預期的0.2%溫和,按年由6月的1.9%放緩到1.8%,低於聯儲局可接受上限,數字惹來一眾分析員懷疑,儲局9月是否進一步加息,10年期聯邦債券孳息向下突破4.2厘,足可反映市場反應或想法。不過7月新屋動工錄得近兩年最大升幅的8.3%,達197.8萬個單位,意味置業人士在偏低利率吸引下仍趨之若鶩,則又未必holdback儲局加息意欲。
通脹未見惡化當然可喜可賀,利率偏低、樓市蓬勃也屬正常,若斷定聯儲局會因此而「手軟」,或可能一廂情願。須知道油價屢創新高,8月又是旅遊旺季,加上天氣酷熱,能源價格又是否會如7月般下降,那麼CPI……。

儲局對經濟具信心
筆者認為儲局加息不會手軟之原因,除油價長期高企影響、房屋市道熾熱之外,格老相信美經濟會持續強勁增長,故有需要將利率調高至「中性」,是否已dropyouahint?還有便是美國個人儲蓄率大大偏低,利率回復中性,可望誘發多點積蓄以防患未然,美國「雙赤」龐大,平均個人及家庭負債沉重,美國豈不變成一個面臨破產的窮國,有何冬瓜豆腐,點頂?
有人或會問,國民增加儲蓄,豈不要減少消費,對依賴消費推動經濟增長的美國,不是自相矛盾?請稍安毋躁,既然儲局諸公認為經濟會持續擴張,即話你知他們對企業投資增加具有信心,此消彼長,對整體而言應無影響,長遠反而健康,此所以格老認定職位減少僅屬曇花一現者也。各主要股市稍為回落,便有人跳出來指熊市重臨,大行、基金紛紛話要增持現金,你信佢哋?祝你好運!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