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缺電適逢國際油價高企,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機。總理溫家寶在嚴令推行宏觀調控、緊縮耗電行業之餘,也試圖改變現有的能源政策。日本報章昨報道,中國計劃在二○二○年前斥資一千四百億元人民幣,發展非礦產性的替代能源,主要包括風力、太陽能發電。
《日本經濟新聞》昨日報道,中國計劃在二○二○年前投資五千億元人民幣,用於發展電力,其中的三千六百億元會用於興建核電廠,其餘則用作興建風力、太陽能等能源廠。
報道並指出,中國發電燃料中,煤炭佔七成,但煤炭發電容易造成空氣污染,再加上近期油價屢創新高,中國擔心能源短缺減慢經濟增長,不利國家安全,故此,試圖改變能源政策。
今年內地爆發二十年來最嚴重的供電危機,限電省市多達二十四個,北京市要實施高溫休假,上海也要關閉黃浦江兩岸夜晚的裝飾燈光。而中國石油需求持續上升,已成為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入口國,油價高企,令中國的外貿收益不及支付油錢,年初連月出現貿易逆差。
專家更預計,至二○二○年,中國每年的石油需求將達四億五千萬噸,其中二億五千萬噸須依賴入口。而中國八成入口石油均須通過馬六甲海峽,一旦馬六甲被敵方控制,中國能源安全勢必受到威脅。
溫家寶近期已多次深入供煤、供電企業考察,並舉行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煤、電、油問題,在加強監管以應對目前供電危機的同時,也在探討長遠之對策。
《日本經濟新聞》指出,面對內部石油需求急升,中國亦擬定目標,希望在六年內,將全國私家車的耗油量大幅減少一成五。當局並會大力推廣研發一款超級節省汽油的迷你車,已邀請車商發表意見。
北京發展風力、太陽能等替代能源計劃,與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克里的「能源獨立」計劃,可謂異曲同功。克里早前表示,為減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建議斥資三百億美元(約二千三百億港元),發展替代能源,冀望在十六年內令美國兩成的電力供應、兩成的車輛燃料,可由替代能源提供。
日本《經濟新聞》/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