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筆者到上海公幹前,將國內的電話號碼給了好友,請他當港股大升大跌時致電給筆者,豈料在這十多天,港股基本上是原地踏步。
查實恒指自5月中由10900多點低位大幅反彈以來,在11800-12500這700多點波幅區內窄幅徘徊了兩個多月,是近期較長的一個牛皮悶局。
港股雖然原地踏步,但支撐大市的股份已有變化。除滙控(005)依舊托着大市外,中移動(941)的股價已由大約23元滑落至昨日收市時的21.7元,其支持大市的角色,便由和黃(013)、新地(016)及長實(001)等股份取代,故指數雖然沒有太大變化,但當中的股份升跌已有一定程度的改變。今日中移動將公布業績,綜觀過去3個交易日(12、13及16日),中移動的拋空盤漸多,不知是否衝着今次業績而來?
恒生指數這次更換成份股,換入了招商局(144)及駿威(203),剔出電視廣播(511)及上海實業(363),昨日已談了兩隻新貴,今日不如談一談兩間被剔出的股份,可否趁低吸納。
去年5月9日,新世界(017)及信和置業(083)一同被宣布剔出成份股,在6月9日正式生效,回看此兩股份當時的走勢,真是一個不俗的趁低吸納時機。以新世界為例,在宣布被剔出成份股後,其股價便由5月9日的高位3.489元下挫至5月19日的低位3.22元,之後便止跌回升。更有趣是,當新世界在6月9日正式被剔出成份股時,股價在隨後的兩個交易日(6月10日及11日),不但沒有下挫,反而急升達6%!至於另一被剔出成份股的信置,其間走勢與新世界相像。
由此看來,被剔出成份股亦可能因而製造一趁低吸納機會。但各位不用太心急入市追捧,正如去年,新世界在宣布被剔出成份股後,仍反覆下挫了六七個交易日才能止跌,故不妨稍等,待基金「開始」沽貨換馬後才趁低吸納。筆者發覺在過往多年,當股份被「正式」剔出恒指成份股前後,大多會出現一兩天較大成交量,正如附圖的A點,這可能是機構投資者沽貨的現象。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