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奧運 - 陳也

金色奧運 - 陳也

奧運雙周期,天天都是爭金奪銀的新聞,求學不是求分數,okay;比賽不是求獎牌?講笑搵第二樣。
恨金恨到流口水的中國,一早擺明車馬,運動員特別受壓,看他們比賽,感同身受,擔驚受怕。好彩「六朝元老」王義夫終於突破心魔,再圓金牌夢,以四十四歲高齡踏上獎台。男子十米氣手槍項目似乎特別遷就老餅,屈居亞季的俄羅斯兩位選手也不是後生細仔,甚至頂着禿頭,似乎比王義夫更資深,似教頭多過運動員。要是王義夫這次落敗,○八奧運,相信仍可以在北京自己地頭出戰,能否一搔「七屆之癢」,卻是後話。
香港隊排包尾出場,運動員勝在心態健康,志在參與,並無非份之想,應該最能享受奧運精神,感覺愛琴海的溫柔。台灣運動員水平跟香港差不多,與中國隊距離甚遠,雖然達到參賽資格,但下下要對國際顯示自己是中國的「二奶仔」,未能名正言順,只能以中華台北名義參賽,體能可以適應,但政治壓力不少,運動員要堅強過人,才能克服逆境,攞牌實在唔易。忽然有人問,澳門有冇參加過奧運?快速搜羅記憶,霎時茫然。
今屆最矚目的兩支隊伍,不是金牌強國,一是伊拉克,足球隊竟然爆大冷勇挫有C朗拿度在陣的葡萄牙。另一隊是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倒台後,女運動員終於可以參賽,表現令人期待。希望她們能衝出弱勢,在雅典娜的神助下打倒美國,把獎牌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