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在瑪麗醫院進行活肝移植手術、把部份肝臟捐出拯救丈夫的女士,在肝臟移植手術康復後,上周突然因十二指腸潰瘍穿破,腸內的污物及氣泡流入血管致死,驗屍報告認為死因與早前肝臟移植無關,瑪麗醫院曾一度暫停活肝移植手術數天,但強調屍肝手術無受影響。
負責肝臟移植的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教授盧寵茂稱,該病人在十周前捐贈部份肝臟給丈夫,事前為她進行的常規性檢查,包括檢查心臟、照肺等均無發現病人有不適,病人在手術前後均無表示腸胃不適,手術後康復出院。
她在本月七日因發燒、抽筋及腸胃出血入院,病情急劇轉差,翌日去世。盧寵茂說,死者是由於十二指腸潰瘍穿破,腸內的污物及氣泡流入血管死亡,並沒有發現死者體內有膿泡,顯示病人在捐肝手術後並無出現感染。
瑪麗醫院發言人表示,驗屍報告證實死因是十二指腸潰瘍傷及大靜脈,與早前手術完全無關,但個案已交死因庭處理。盧寵茂表示,由於院方在驗屍報告前,為慎重起見,曾暫停活肝移植,除非病人極度急切,否則會勸籲等候病人及捐出肝臟家屬,等候數天才進行移植,但強調並無停止屍肝手術。
但病人權益協會批評,事件反映關閉威院換肝中心後,只餘瑪麗的換肝中心,如發生類似事件,要進行調查而停止運作,則無後備醫院可換肝,若突然有屍肝供應便會「白白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