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格里斯沃爾德(DanielGriswold)
美國民主黨七月正式提名克里擔任總統候選人當晚,他發表演講,說自己現在向全國「報到」。可是,假如他當選總統,在制訂美國對中國(以至全世界)的貿易政策方面,哪一個克里會在明年一月報到,仍是未知之數。
克里參選總統之後,對貿易卻顯出更拘泥的立場。雖然他在口頭上聲稱貿易不可或缺,卻再三鼓吹「透過可以有效維持的基準,保護勞工權益及環境,作為每一項貿易協議的要點」。大部份發展中的世貿會員國,對於包含這類條文的協議,已經明確表示不會簽署,但克里卻略過不提。
克里七月發表演講時說:「我們會在全世界從事貿易,加入競爭。但我們亦需要確保公平競爭。」──未有理會實際情況──「因為美國工人如果有公平的環境,就可以與世界上任何人競爭。」為保障「公平」競爭,克里提議檢討、甚至再磋商現有協議。美國可以透過《超級三○一法案》單方面制裁其他國家,克里亦贊成把這項法例雷厲風行。他主張對美國公司實施新規定:要符合政府項目的招標要求,它們就必須承諾在美國執行所有工序。
克里抨擊同胞不愛國,同樣令人不安。把部份業務遷往海外,務求控制成本的那些管理階層,克里把他們叫作「賣國總裁」──彷彿在全球市場保持競爭力就是不符合美國精神。他承諾「挑選一位既愛國、又把美國就業情況視作第一要務的美國人,擔任美國貿易代表」──彷彿前任現任美國貿易代表,都不是盡忠職守的美國人,也沒有致力於戰後兩黨攜手擴展貿易,為美國和貿易夥伴帶來長期和平及繁榮。
他挑選北卡羅萊納州參議員愛德華茲作為競選拍檔,對自由貿易的抗拒只有更大。愛德華茲和克里不同,前者投票贊成限制鋼材入口、反對非洲成衣自由進口美國、反對通過總統的貿易促進權。在九八年的選舉活動,愛德華茲反對《北美自由貿易協議》。去年夏天,他甚至投票反對美國與智利及新加坡簽署自由貿易協議。(克里沒有參加那些表決。)愛德華茲以往贊成與中國維持正常貿易關係,是他的投票紀錄唯一可取之處。
如果克里當選,以上一切對貿易政策會有甚麼影響?大概不會像競選活動所說那樣。美國選舉所產生的反貿易噪音,總是比最終制訂的法例更糟。民主黨的票倉是工會和環保分子,他們樂於見到克里抨擊貿易。不過,在近年的總統或國會選舉,貿易卻完全不是關鍵議題。
雖然如此,克里如果當上總統,貿易政策也會改變。要是他勝出這次公認為勢均力敵的選舉,他那些反貿易的選民就會要求他履行承諾。雙邊及地區貿易協議變得更少,也許會是代價;保護勞工權益及環境,難以在不大富裕的國家實行,因此美國亦大概不會與它們簽訂貿易協議。首先受損的多半是《中美洲自由貿易協議》──克里已誓言要再作磋商,甚至否決。
鑑於經濟及外交現實,加上共和黨大概會再次控制新一屆國會,即使民主黨的總統要向保護主義急轉彎,亦會受到阻撓。對全球貿易體系來說,也算幸事。
……………………………………………………
作者為美國凱托研究所(CatoInstitute)貿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凱托文章逢星期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