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兩年前日本用塑化的人體標本在港舉辦「人體奧妙展」,一具具感覺真實的屍體引起全城哄動。本周五香港科學館又舉辦一個「人體解構」展覽,展出一百多件人類肢體和器官的標本,這些展品注入樹脂,令人視覺上如看着塑膠標本,減低恐怖的感覺。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發言人說,該署取得中文大學醫學院同意,借出逾百件人體解剖標本,透過「人體解構」展覽,向市民介紹人體器官的結構、功能及人體內各個生理系統。但最重要的訊息,還是希望參觀的市民認識,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會導致健康的器官,因病變引致嚴重損害,對身體造成影響。
香港有人酗酒,有人煙不離手,有人吃不停口。「人體解構」展覽,特別就酗酒、抽煙和暴食帶來的健康問題,設置專題區,將酗酒、抽煙和暴食,因病變引致肝硬化、肺癌和腦部組織受損變化過程,呈現市民眼前,並將有關病變死者的肝臟、肺臟和腦袋標本,採用以樹脂浸透的保存方法,經處理和乾透後成為標本,視覺上如塑膠一般,以便作展覽或教學用途。發言人說,將彩色樹脂灌注入心、肺、肝和腦等器官標本,能讓市民清晰細緻地看清楚,每種器官表面和內部血管。
中文大學醫學院更用電腦,製作一套三維虛擬人體影片,以「虛擬人」的電腦立體動畫,讓市民有如置身在人體內。透過在人體內的縱橫漫遊,讓市民倍加認識人體的奧秘。「人體解構」展覽會於本周四在香港科學館舉行預展後,翌日起至十一月二十二日,正式公開給市民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