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沒有唐人街,華人的數目只有二千多人,其中香港人不足三十。那天,小記走訪兩家移居雅典二十多年的香港人,兩家人出現了九個人,當中有不同有趣故事……。
對今次奧運,各人有不同看法,有的在月前已開始幫忙製作為香港及中國運動員打氣的「中國隊加油」制服,給這裏的華人到場打氣之用;有的做旁觀者,等着更多遊客來雅典刺激一下經濟等等。雅典奧運不但令一班華人的生活起了點點亮光,亦吸引一些「外來人」到來湊熱鬧。圖/文:徐嘉華
四十四歲的吳國南,七九年從香港先到以色列當大廚,八○年轉到雅典做同樣工作,其後在當地結婚生女,是第二批移民雅典的香港人。
我說第二批,是因為吳的兄長建南率先在七六年來到雅典做大廚,他才算是第一代香港移民。太太是泰國人及育有一女的吳國南,現住在雅典南部的Voula區,由於近海,有點像芭堤雅;開了一間名叫「美味」的中國餐館,它是雅典唯一供應香港菜式的餐館。連滑浪風帆小子何智豪間中也來幫襯。
身兼廚師及老闆的吳先生,本來預期奧運可以帶旺食肆,但他說由於雅典各行業無理在奧運期間加價,令到不少遊客卻步。
吳生認為比起希臘贏歐國盃的熱誠,奧運會較遜色。他稱:「雅典本來想爭取九六那一屆奧運,我肯定若那次成功,雅典人會更重視,因為那次(叫GoldenOlympics)較有歷史意義(剛好一個世紀後重返現代奧運的第一屆主辦國)。像我這裏就感受不到奧運氣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