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當感到沉悶苦惱或受到壓力困擾時,不少人都會選擇點起一根香煙,大口大口的吸下去,務求令沉鬱感覺像呼出的煙圈一樣,瞬間煙消雲散。不過,這樣做或許只會弄巧反拙,令沉鬱心情進一步沉下去。香港大學的研究發現,吸煙或曾經吸煙的長者,較非吸煙長者多出現抑鬱症狀,當中尤以持續吸煙男性為甚,出現抑鬱症狀的可能性較非吸煙者高逾六成。 記者:陳倩雯
研究由港大醫學院社會醫學系進行,對象包括本港五萬六千一百六十七名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研究人員分析長者的吸煙習慣,發現吸煙人士以男性居多。兩成男士是持續吸煙者,即連續一年每日最少吸煙一支,其餘的是已停止吸煙最少一年的曾吸煙者及非吸煙人士。女性方面,八成八是非吸煙者,分別只有百分之四及百分之八是吸煙人士及曾吸煙者。
男性吸煙者每天吸煙的數量也較女性多,最多男性吸煙者每天吸煙十至二十支,更有一成六人每天抽二十根煙以上;女性吸煙者則一般每天吸食一至九支煙不等。
研究人員再進一步分析受訪者的抑鬱狀況,發現不論男女,持續吸煙人士及曾吸煙者出現抑鬱症狀的比例也較非吸煙者為高。男士更有吸煙愈多,出現抑鬱症狀愈多的現象。
整體來說,持續吸煙者出現抑鬱症狀的機會,會比非吸煙者高出達五成四;曾吸煙者則高出兩成二。其中男性持續吸煙者的風險最高,出現抑鬱症狀的機會比非吸煙者高出六成二。
研究人員在研究文章上指出,吸煙與抑鬱的關係至今仍然未能確定。這或與香煙所含的尼古丁成份,令神經傳送途徑失常而導致抑鬱有關;也有可能是因為吸煙者利用尼古丁來紓緩抑鬱情緒所致。無論如何,研究指出,吸煙不但危害身體健康,也影響心理健康。
伊利沙伯醫院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強調,暫時未有證據證明吸煙導致抑鬱。他指出,不少長者吸煙的原因,可能與感到生活苦悶、失敗、獨居、缺乏嗜好、朋友及家庭支援有關,而這些原因同時也可能會導致抑鬱。
佘達明警告吸煙容易引致肺癌、慢性氣管病,以及對血管和心臟造成不良影響,他建議長者當感到苦悶抑鬱或想吸煙時,不如多做運動或與人聊天,以紓緩沉鬱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