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早前購買一張可致電往國內的預繳式長途電話卡,沒料到收費說明只印在宣傳海報上,直至使用後才知道收費並不較其他電話卡為低,除了按每分鐘收費外,還要以整元為計費單位,結果勞氣一場。消委會提醒市民使用該類電話卡時,要留意收費單位,避免不必要損失。
朱先生早前在便利店購買一張長城電話卡,該卡廣告標榜$0.14低價,可在24小時內致電中國任何一個地方的固網電話;另致電中國手機,則每分鐘收$0.28,他認為十分抵買,於是買了一張面值五十元的電話卡。
朱先生首次使用電話卡時,語音通話指示有400分鐘通話時間,但當他致電完北京一個固網電話僅36分鐘後,竟剩下200分鐘。當傾完第二個只18分鐘的內地固網電話後,該卡只剩餘100分鐘,令他十分詫異。
「兩次加埋都打唔夠60分鐘,居然話我用咗300分鐘,我真係唔明點解扣咁多錢!」朱先生致電客戶服務部查詢,職員表示可能是登記得不好,再替他重新登記,但情況無改善。
直至電話卡打了一百多分鐘,款項已扣完,即平均每分鐘五角,與其他電話卡收費差不多。朱先生另有朋友購買此卡,也遇到同類情況。
記者致電代理長城電話卡的業順電訊有限公司,客戶服務部承認接獲很多查詢關於該卡的收費問題。由於該卡是以整元為計費單位,如客戶致電中國手提電話4分鐘,以每分鐘0.28元計算,即共用了1.12元,該公司會扣除2元。
客戶服務部主任承認這項以元為計費單位的條款,只印在宣傳海報上,電話卡包裝紙外並沒有說明。但會考慮日後在包裝上註明,避免誤會。
香港電訊管理局表示,是次涉及金錢及合約糾紛,屬該局的管轄範圍以外,故只能提醒消費者盡量不要選購大面額的電話卡,以免不必要損失。
消委會過往也接獲有關投訴,主要涉及電話卡失效、營辦商結業及包裝紙上無印服務熱線等,另有消費者指拆開封套才知道有關計費。該會曾向電訊局提議,要求營辦商把重要條款清楚列明產品或合約當眼處,保障消費者權益。
(○七二七○二三)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