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場鏟冰 邊做邊學<br>溜冰教練滑出彩虹

巡場鏟冰 邊做邊學
溜冰教練滑出彩虹

溜冰場上,每當有人不慎跌倒,巡冰員便會急急趕來扶一把,愛溜冰的人都羨慕他們可寓工作於娛樂,但對一些巡冰員來說,目的不在玩而在學花式,希望累積足夠經驗,晉身溜冰教練。

現於西九龍中心飛龍溜冰學校任溜冰教練的蔡有德,91年入行,先後在黃埔花園及西九龍中心的溜冰場當兼職巡冰員。

偷師積經驗考試升級
在冰場任職,他坦言只因「想學玩花式」,後來得到飛龍溜冰學校當時的外籍經理兼教練教授溜冰技巧,並考得花式5級的資格。校方見他達到教練的基本要求(花式5級),於是建議他擔任助教。
蔡有德說當時才20多歲,本來只會簡單的溜冰技巧,包括向前滑行、倒溜、煞停等,學溜冰純為興趣,未想過當教練。而且剛開始時教人技巧及經驗均不足,全賴溜冰學校提供培訓。他說:「起初3、4個月,我一邊上訓練課程,一邊做助教,當教練教學員時,我便站在一旁觀看,留意其教人技巧、怎樣扶起學員、教初學者要注意的地方等。」
當教練至今已有8、9年,蔡有德目前約有學員50名,主要是小朋友,餘下的學員年齡分布甚廣。他指出,溜冰教練的收入按學費拆帳,學員人數直接影響收入。「暑期旺季,學生會較多,但一到考試季節,很多學員會暫停學溜冰,收入便會減少。」因此保持一定數量的成年學員,可減輕考試季節性的影響,避免收入起落太大。

學員層面廣收入穩定
他說學員的年齡分布愈廣,收入愈穩定,更可互相填補空檔時間。「通常平日晚上會較多20來歲的學員,周六、日則以小朋友及親子班為主。」
學溜冰的學員由兩歲至成年人都有,但不論長幼,初次穿上溜冰鞋踏足冰場都難免感到驚怕,要教學見成效,教練先要協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蔡有德說:「通常會先在場邊跟初學者傾談,例如問有沒有試過溜冰等,讓他們心情放鬆,盡量保持平時走路的姿勢。」

要教得其法耐心觀察
每個學員的性格都不同,要教得其法,便要耐心觀察,蔡有德認為,教小組班首堂最難掌握。「第一堂每個小朋友我都不認識,更不知他們的脾性,若是年幼學員,我會先跟家長溝通了解。」
整體而論,他認為小朋友年紀愈細愈易教,猶如白紙,模仿性強;成年人最易加入主觀想法,「一旦學錯了要糾正過來更難」。至於十來歲的年輕人正值反叛期,最不愛按教練意思做。「他們往往在跌過、痛過才會聽話;或學曉了一招半式,對教練的信心才會增加。」
記者:葉敏儀

蔡有德深信嚴師出高徒,他坦言看見學員能夠做到他所教的花式動作最感滿足。

溜冰教練都會配備一支箱頭筆,在冰上畫上路線方便學員掌握滑行步法,教幼兒學員有時更會用上櫈仔輔助。

溜冰姿勢曼妙,在冰上滑動有如行雲流水,花式溜冰更公認是最優美的運動之一。 資料圖片

溜冰運動以技巧取勝,氣力反成次要,故體態嬌小的華人屢獲殊榮;圖為華裔溜冰好手關穎珊。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