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能國際(902)上周公布2004年上半年業績,純利24.8億(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8.57%,符合市場預期。然而業績公布後,華能及一眾國內電力股股價都應聲下跌,主因是受煤價上漲所影響。
按華能業績所顯示,今年上半年發電量增長接近19%至488.3億千瓦時,營業額上升至130億元,但過去1年煤炭價格上升逾40%,導致華能燃料成本上升近26%,盈利增長則由29%下降至24.6%。因此,市場普遍預期華能下半年業績表現更加遜色。實際情況又會否如此?
我們暫且撇除煤價高企這項風險因素,來分析華能的基本因素。儘管國內實施宏觀調控,但電力的需求仍然保持強勁增長,03年全國發電量增長達15.4%,但預期04年全國發電量增長將放緩至12%。
對於華能而言,相信下半年仍可保持強勁的發電量增長,原因是華能於03年10月收購山西榆社電廠和山東辛店電廠,加上03年下半年投產的濟寧電廠擴建工程將於04年全年發揮效益,而今年內投產的河南沁北電廠也會提升公司的產能,因此預計華能下半年的發電量,可較目前有接近20%增長,足以應付市場對電力的龐大需求,有助支持下半年的盈利增長。
不過,煤價問題始終是一個嚴重的隱憂。最近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NDRC)對媒價實施8%的浮動價格機制,表面上有助壓抑煤價未來升勢,但其實這也暗示了未來日子煤價將會鎖定於高水平。
儘管華能已對煤價將會長時間高企作出即時反映,與神華集團和中國煤炭進出口公司根據預先協定的煤價調整機制,簽訂長期供應合同,但合約要到2005年才正式生效,因此下半年華能仍需要捱貴煤,亦抵銷了上述電量產能及需求增加的正面效應。
此外,華能同時表示擬發行最高3億美元可換股債券,以增購電廠及配套設備。這個舉動反映出成本上漲已侵蝕了電力企業的利潤,要繼續維持盈利基礎,唯一辦法是透過收購資產來擴大產能。問題是,於這段時間繼續收購電廠,會帶來短期的壞影響,如折舊、維修費用、工資成本、利息支出等,最終會損害短期的盈利表現。因此,在目前的經營環境下,04年下半年甚至05年上半年,業績儘管有所增長,也不會為市場帶來驚喜。
目前華能預期市盈率約13倍,與中電(002)差不多,現價估值尚算合理。但由於華能始終要面對成本高企的風險,加上國企短期表現仍然受不明朗因素困擾,短期向上突破的空間實在有限。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