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民外遊每愛購買紀念品返港留念,但部份人卻忽略購買的動植物紀念品,是否屬於禁止進口本港的瀕危物種。漁農自然護理署數字顯示,近年非法攜帶瀕危物種進口的個案中,逾半違例個案涉及旅遊紀念品,美洲花旗參更是主要緝獲的瀕危動植物,不少市民均忽略攜帶野生或人工培植花旗參進口,需事先申請許可證或持有出口國簽發的出口證明。 記者:蔡建豪
不少到美國旅遊的港人,均愛購買花旗參作手信。不過,本港法例列明,除持有漁護署簽發的有效許可證人士,野生花旗參一律禁止進口。至於人工培植的花旗參品種,則需出示出口國家簽發的許可證,方可進口。中醫師關之義表示,業界多透過批發商購入花旗參,有關批發商入口時也需持有產地來源證或入口證等文件。
康泰旅行社總經理劉美詩強調,旅行社有留意漁護署禁止進口的瀕危動植物品種,由於不少團友愛購不同地方的特產,導遊在帶團時會提醒旅客。她又稱,現時前往美國的旅行團較少安排旅客購買花旗參環節,故團友因購買野生花旗參被禁進口的情況並不普遍。
海關機場科航空旅客組指揮官劉以海表示,香港海關於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緝獲的違禁品,以瀕危物種數目最多,在機場緝獲的瀕危物種,主要有美洲花旗參及鱷魚標本產品等。而海關緝獲的瀕危物種中,以美洲花旗參的個案最多,去年全年共有十八宗個案,涉及價值高達三萬八千多元;海關亦於今年首三個月,在機場發現七宗非法進出口美洲花旗參個案,涉及價值達一萬五千多元。
漁護署數字也顯示,近年非法攜帶瀕危物種進口個案,有五至六成個案是因為當事人購買屬於瀕危物種的旅遊紀念品。該署於○二年共錄得二百五十多宗涉及旅遊紀念品的非法攜帶瀕危物種進口個案,去年個案數字則回落至一百六十二宗。但今年有關個案卻再有回升迹象,今年首七個月已錄得一百六十二宗這類旅遊紀念品的非法進口個案,平了去年全年的紀錄。
《動植物(瀕危物種保護)條例》列明,凡是本港進出口的瀕危動植物,不論是生物、死物,或其身體部份,或衍生物均受嚴格管制,條例亦適用於貿易商或個別人士,任何違例者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五百萬元及監禁兩年,有關物品也會被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