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八月九日講「斬破樓蘭」,引述賓架T話劉蘭、樓蘭同音,劉蘭之名唔多吉利。估唔到即刻俾人鬧。首先李純恩來電:「喂,劉、樓廣東話同音,普通話不同音,你個老友賓架T搞錯咗喎。」跟住就收咗六七封電郵,嘲笑左丁山與賓架T劉樓不分,係「廣東沙文主義」。
劉、樓廣東話讀Lauh,普通話呢,劉讀Liu,樓讀Lou,當然係唔同音啦,所以讀者話北方人叫劉蘭,唔會諗到「不斬樓蘭誓不還」,南蠻粵音先會如此。
俾咁多人鬧,惟有申辯一下,我哋唔係要鄧永鏘vs古德明,而係話賓架T與左丁山都係廣東人,從廣東話角度取笑啫。有啲詞語,用廣東話讀毫無問題,上到上海賣廣告就杰撻撻,因為用上海話讀就似粗口,呢啲例子李純恩有好多。所以「劉蘭」喺北京、上海冇緊要,落到嚟香港就會產生聯想,呢樣嘢究竟是否「廣東沙文主義」,由得你自己諗。
廣東話係唔係南蠻之音,有排拗。國學湛深嘅陳耀南教授就認為廣東話夠古雅,用廣東話讀唐詩特別押韻;現代文學大家白先勇在嶺南大學講詩,用國語講,但朗誦唐詩之時,就改用廣東話!記得中學時代讀過羅香林教授一篇文章,佢話廣東話近似唐代語言,有九聲,所以作詩最好。反觀現代北方話(國語也好,普通話也好,當權者所講嘅語言,假如民國初立之時,決定以廣東話為國語,今日全中國都講廣東話)只有四聲,寫古詩反為韻律不合,唔信嘅話,大家可以問吓何文滙教授。左丁山唔係語言專家,在此寫稿只大家提供茶餘飯後話題,如果寫錯,請隨時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