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精神,香港人求求其其,少人組隊到雅典為祖國健兒吶喊。自由行到希臘的食宿旅費實在太貴,令嗜好跟風旅遊的香港人裹足不前。奧運熱潮,頂籠是收看兩個電視台的免費報道,大概知道中國又拿下了多少面金牌。香港隊志在參與,拿到甚麼成績都沒所謂。香港人的啦啦隊,跟大陸的紅色兵團無得比,難成氣候。
奧運項目,中國奪標的範疇不少,起碼不必像世界盃那樣,擺明弱勢,遭同組的強隊任意魚肉。02世界盃一役,國家隊很早出局,難得跟巴西同場較量,球員賽後互換球衣時,國家隊慘遭對方婉拒換衫的尷尬新聞,仍記憶猶新。奧運一到,中國是金牌盟主的前五位,巴西則從來十大不入。雙方碰頭較量的機會不多,難報一箭之仇。奧運是金牌鬥多之戰,造就一批批金牌得主。世界盃的冠軍,卻是一隊都不能多,只能製造十一個國家英雄。同是四年一度,奧運勝在大陣仗,競賽種類夠多,適合多心觀眾。
世界盃只靠一個足球,卻能掀動全球情緒,牽涉千億元賭注。奧運項目花多眼亂難落注,主辦國投入十億廿億,雖然有廣告和轉播收益,埋單分分鐘仍要蝕本。奧運是各國運動員大晒冷的派對,運動員風采各異,他們奮鬥奪標的故事,比財大氣粗泡妞召妓的靚腳球星耐看得多。睇奧運不會撻着通宵追看的癮,奧運期間,比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