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年雅典奧運首兩面金牌由中國人奪得。二十二歲山東姑娘杜麗在女子十米氣步槍中,先以破奧運紀錄的五百零二環成績,反勝俄羅斯的加爾金娜奪標,為中國開紅門。中國及後更憑老將王義夫在男子十米氣手槍中反超前,再破奧運紀錄奪金,雙喜臨門。中國人大叫「中國隊加油」。
在奧運會比賽首天,在氣步槍決賽的十發中,杜麗頭九發都落後俄羅斯的加爾金娜,但在最後一發卻打出十點六環,加爾金娜只打出九點七環,結果杜麗以○點五環反勝加爾金娜,突破了奧運紀錄的五百零二環奪標。
山東姑娘杜麗小小年紀,現年只得二十二歲,但於八年前已進入山東淄博市體校,正式學習射擊,在九八年進入省隊,○二年正式入選國家隊。對於首次參加奧運即能取勝,外界一致認為是杜麗心理質素好,落後下不慌不忙,《法新社》指她「冷靜如冰」,《路透社》亦指她「臨危不亂,咬着對手不放」而致勝。
中國體育代表團團長袁偉民更對杜麗奪得這面金牌有高度評價,他表示,這是中國第一次在所有國家和地區都參與的奧運中,奪得賽事首面金牌,因此份外有意義。他說:「小將杜麗可以抵得住落後的壓力,最後反勝就更加可貴。因此,這面金牌來之不易、含金量高。」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全國體總及中國奧委亦發出賀電,認為杜麗「沉着冷靜、不畏強手,經過頑強拼搏,以五○二環的成績力挫群雄,勇奪女子十米氣步槍冠軍,打響了我代表團奪金的第一槍,向世界展示了我國體育健兒良好的技術水平和精神面貌,為祖國和人民奪得了榮譽」。
小將開紅門,至於六屆奧運元老中國的王義夫亦不讓杜麗專美,在男子十米氣手槍中,憑着最後一槍打出九點九環,以破奧運紀錄的六百九十環成績,以○點二環反勝俄羅斯的尼斯杜夫,事隔十二年後再次奪金。王義夫在對上兩屆奧運都大熱倒灶,未能奪金,但薑是老的辣,敗而不餒,終於在奧運場上再現風采。
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昨在雅典主持推廣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及體育盛事之都的展覽揭幕儀式,何志平稱若能吸引海外頂尖運動員在港進行奧運賽前訓練,除可為香港帶來經濟收益外,更能大大推動香港發展可持續的體育文化,他又祝賀中國選手杜麗取得雅典奧運第一面金牌。
小將老將連奪奧運首兩面金牌,中國網民都發出歡呼聲,為國家隊一句句「中國隊加油!中國隊加油!」的打氣。有的留言寫上:「杜麗,感謝你!」有的寫着:「槍聲也動人。」「為中國喝采。」但也有留言說:「有甚麼了不起的?金牌超美國才是好樣的!」
雖然首天奪兩金,但中國當局出戰前保守預測,今屆奧運只可奪得二十面金牌,比悉尼奧運的二十八面少。雖然中國人都為奪金選手喝采,但中國父母親願送兒女當運動員的卻愈來愈少,因為時代變了。

美國最新一期《時代》周刊走訪北京,報道中國今天的社會已不像七十年代、八十年代那般窮困,窮家父母千方百計甚至乞求門路要讓子女當運動員,希望子女刻苦操練而一炮成名,由體育操出前途。隨着經濟發展,社會愈來愈富裕,中國體育事業也爆發出「優皮革命」(YuppieRevolution)。
優皮革命的意思是家長都不再想子女當運動員,年紀小小皮肉吃盡苦頭,他們最想子女讀書。在北京體育大學的奧運研究中心主任任海說:「現在,很多孩子有錢了,想做其他事,想讀大學和念藝術。他們父母都想他們專注書本,不是運動。」尤其是,其他出路甚至可以獲得更優游的生活,今天國隊選手每月得約一千港元至五千港元的津貼,比專業薪酬低得多。當然拿得奧運金牌,額外有獎賞二十萬人民幣,銀牌及銅牌則分別得十二萬人民幣,更可一炮成名。
綜合希臘外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