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訊四圍炳:和記怪招抗電訊管理局

傳訊四圍炳:和記怪招抗電訊管理局

聽聞電訊管理局公布2G牌照續牌的決定為期不遠之際,和記電訊上周宣布來記怪招回應──希望壯大客戶數字,增加政府收牌的難度,從而提高自己的籌碼。
和記的怪招是使用固網與流動電話的bundling(綑綁式銷售),用戶只要申請使用和記環球電訊的固網服務,月費88元,可獲贈一部CDMA手機,在所屬屋苑指定範圍(面積平均約為1萬方米)內免費通話,範圍以外則1蚊1分鐘。

借大氣頻譜增籌碼
據消委會提交電管局的意見書中指出,要求政府在收回牌照時,確保客戶的服務所受影響減至最低。換言之,若和記的客戶數目增加得愈多,中止CDMA服務的影響範圍愈廣,電管局受公眾的壓力便愈大。萬一有客戶跑到傳媒或消委會投訴,電管局就更加百辭莫辯。
有人形容和記這項服務,與富有「中國國情」特色的小靈通屬同類。不過,正如筆者早前所述,小靈通這種舊科技,要在中國特定的時空出現才有意義。換轉是香港,正所謂「區情不同」,這種固網加短距離流動通訊的市場需求不大,和記出「怪招」除了是為自己固網造勢和增加談判籌碼之外,根本毫無價值,簡直予人「浪費」大氣頻譜之嫌。

手機贈品仿如雞肋
在目前香港人差不多一人一手機的年代,每月總有人有打不完的通話時間,現在有人送你一部不能與GSM制式SIM卡兼容的CDMA手機,是名副其實的雞肋。勉為其難可當它是一部收發功能較強的「室內」無線電話但對客戶來講就絕不user-friendly。
一來,當你要落街時,可能會有點手忙腳亂,究竟應拿室內無線電話、手機還是這部新的CDMA手機呢?抑或是3部都要拿?二來,落街多行兩步,分分鐘超過指定範圍,要被收費時又不划算,用戶分分鐘要打一個難以撥通的客戶熱線,花費唇舌與和記客戶服務員爭辯。

客戶淪為談判棋子
值得思考的是,究竟和記這項服務會否成功?又何謂之成功?用固網月費補貼手機換來的CDMA客戶,是一項商業行為,還是一種談判策略呢?如果是後者,和記是否在將寶貴的大氣頻譜,淪為在談判桌上一隻棋子?就算和記能增加了CDMA的客戶數字,又是否代表和記已經把資源善用?和記在諮詢期內諸多動作,政府應如何理解,這些行動是否足以構成政府改變決定的理據?筆者腦子內一大堆問題,等待區總監解畫。
侯聯貴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