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能夠盛行,皆因它可以無分國界地傳送資料,然而,當雅虎及eBay等網站成功利用這個互聯網的優點來稱霸全球的同時,一個以社區資料為主的網站,近年火速冒起,憑藉的是針對個別地方的需要。
當eBay及雅虎在不同國家不斷擴展業務時,個別社區的需要卻未必能照顧周到,Craigslist.org就覷準空隙成功在各處建立地方網站,由矽谷一個小小的個人網站開始,現在已經擴展到美國40多個城市,服務遠至加拿大、英國,甚至澳洲等地。
Craigslist的成立非常有趣,年屆47歲的始創人CraigNewmark自95年開始,利用電郵通訊網向朋友發送在附近舉行的聚會,一傳十,十傳百,愈來愈多人自願加入這個通訊網,慢慢地各方的資料聚集多了,Craig便把資料以伺服器形式整理起來,Craigslist就此成形,現時有15位員工,開支全靠月費75美元的求職廣告收入來支持,皆因其他服務全是免費的。上半年,Craigslist的瀏覽次數上升了一半,達300萬次。
Craigslist的特點是省卻複雜的會員入會手續,由於全部的資料及交易都是環繞着個別社區,買賣雙方可以當面交易,免卻核實可信性的手續。例如很多的分類廣告都是以最傳統的電話作為聯絡方法,簡單方便,在雅虎、eBay等收費愈來愈昂貴時,完全免費的Craigslist自然廣受歡迎。
另一個Craigslist受歡迎的原因是,大網站變得愈來愈商業化,較難找到一些便宜又可靠的資料。以買二手車為例,雅虎的二手車市場已經成為車行賣廣告的集中營,如果用戶希望直接與一般車主交易,在Craigslist找會容易得多。類似的情況同樣出現在eBay,成千上萬、各行各業的專業賣家已經佔據eBay,有時真的令人花多眼亂。同時,eBay依賴評分制度來監察用戶可信性,但這個方法可說是已經完全崩潰,專業賣家個個都有過萬個交易歷史,八成的評分也是正面的,叫用戶怎能盡信這些評分呢?
由於Craigslist愈來愈受歡迎,曾有傳聞會上市,但創辦人Craig一口拒絕,並表示其宗旨是服務社群,所以希望維持大部份服務免費,更無意把公司上市或出售。
Craigslist的經驗說明了一個現象,國際性、商業化的網站可能真的已飽和,反璞歸真、較人性的網站反而能夠打出名堂,Craigslist的堅持,似乎正好與Google成了強烈的對比。
魯笨
電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