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明
中國和英國外交部駐香港的最高官員,最近先後發言談香港情況,挑起了我對北京及倫敦二十年來一貫漠視香港的舊恨新仇。
先講以前的宗主國。英國外交部七月二十日公布《香港半年報告書》(見本版七月二十二日摘譯),說中國「似乎」、「可能」損害《聯合聲明》所保障的高度自治。這已是回歸以來,英國採用最強硬的措詞。我雖然覺得「似乎」和「可能」是多餘的,但也諒解這是外交圈的基本動作。
英國駐港總領事柏聖文(StephenBradley)八月三日在外國記者會演說,為報告書降溫。我當時在場,也不禁問他:「如果中國真的(不是似乎、可能)損害《聯合聲明》,香港人現實地可以期望英國政府做甚麼?」當然,這是「假設性」問題,柏聖文沒有回答。
香港人權監察主席夏博義(PaulHarris)也對柏聖文大為光火,致函英國首相投訴(見本版八月十日)。
PerfidiousAlbion本色不變。
再說現在的宗主國。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楊文昌,同一星期發表《我看香港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文章,篡改香港歷史。
楊文昌說,「香港的繁榮從來不是別人的恩賜」,主要靠兩個原因,「一是港人的聰明才智和艱苦創業」,「二是港人抓住機遇,背靠祖國大陸……與內地共贏發展」。
我只想問一句。大陸人也有聰明才智和艱苦創業,更加身在中原,為甚麼有這兩個原因卻沒有香港的繁榮?全因大陸沒有香港般幸運,如楊說的「淪為英國殖民統治」。沒有英國的蔭庇,香港過去半世紀,能捱得住中共治下禍國殃民的種種暴行嗎?
楊文昌的史觀,跟香港歷史博物館呈現的一套差不多,英國在香港史上只是微不足道的註腳而已。
二十年了,中英繼續聯合出賣香港。
……………………………………………………
作者為本報論壇版主編、公共事務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