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大塞車,如果不是交通意外撞車傷人之類,那必是前方有「渠務工程」了。
香港街道上的「渠務工程」愈來愈多。地面挖開一個大洞,四周用鐵欄或者膠躉圍住,將本來不寬裕的路面擠去三分之一至一半。交通立即堵塞,車至跟前,就要擠作一堆,稍不留神,就會有上次中環鏞記門口那樣的意外發生。
這些工事圍欄上,還有告示,預告工程何時完成,上面所示的完工日期,有的需時一年,有的需時數年,如果你那天正好身體抱恙,頭暈腦脹,看到這些悠長的時間表,會懷疑自己等不到完工的一天。
在香港通個渠,真有這麼困難?
香港的渠道,怎麼突然之間淤塞得如此厲害?香港要通的,是哪些渠呢?
是母語教育?是會考制度?是房屋政策?是福利主義?是大家拿的綜援?是外國人都可以用的法律援助?是大學生素質的下降?是轉了很久都不知道怎麼轉的經濟轉型?是就業艱難化?是生活祖國化?是日益缺乏的創意?是怎麼說都說不好的普通話?是民望攀極不到合格線的董建華?是高官們低下的語文水平?還是他們閉塞的腦筋?是政客們無聊的喧鬧?是「學者」、「專家」們似是而非的議論?是拿了「新聞自由」這塊免死金牌的傳媒?是日益收窄得風高浪急的維多利亞港?
香港的街道上,愈來愈多阻礙交通的渠務工程,原來在香港人心裏,也有愈來愈多淤塞心路的渠務要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