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經濟學能預測金牌數目? - 何洋

蘋論:經濟學能預測金牌數目? - 何洋

奧運會這四年一度的體育界盛事,無論是參賽的運動員及他們的教練,或是國家?地區的領導人以至國際上的傳媒,大家的視線都不約而同地聚焦在獎牌的數目上。這不是甚麼奇怪的現象,畢竟那些運動員經歷無盡艱辛才能參加奧運,希望奪標是理所當然。獲獎牌的多寡,或多或少顯示一國?地區的實力,領導人因而特別留意,亦屬意料中事。對於媒體來說,詳盡報道各國?地區獲獎牌的數目更是吸引觀眾和讀者所不可或缺的方法。
奇怪的是經濟學家本應與奧運拉不上關係,更何況所要談的題目,不是辦奧運將為希臘帶來多少收益,而是不同國家?地區獲得獎牌的數目。為研究這題目,兩位分別在達特茅斯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任教的經濟學家,構建了一個複雜的計量經濟學模型。
在這模型中,對獲獎與否起決定性作用的要素有四項:一、人口;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三、過往的表現;四、主場效應。後兩者的重要性容易理解,而前兩者的作用是要解釋一下的。兩位教授認為,人口愈多的地方,要找到有潛質在運動上創一番事業的人相對容易。而經濟愈發達,就愈能為運動員提供世界級的訓練場地和添置最現代化的設備,從而把運動員的潛質發揮至盡,增加奪獎牌的能力。
根據這模型,兩位教授推算出34個國家?地區將有可能在今屆奧運獲得的獎牌數目:美國93面獎牌,其中37面金牌;中國將獲57面獎牌,其中27面金牌;俄羅斯將獲83面獎牌,其中29面金牌。從往績看,兩位教授曾毫無誤差地推算美國在悉尼奧運所囊括的金牌數目和獎牌總數,就看這趟他們的成績又如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