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6月份出口錄得近4年最大跌幅,加上進口創新高,導致貿赤破紀錄,意味次季經濟增長或向下修訂;至於上月生產物價僅微升,反映通脹仍溫和。
由於工業用品和資本貨品進口增加,美國貿赤由5月的468.8億美元,擴大至6月的558.2億美元(約4353.96億港元),且高過市場估計的470億美元。
6月份出口貨值跌4.3%,至928.2億美元,減幅是2000年9月以來最大,反映海外經濟不及美國強勁。6月份進口貨值升至1486.4億美元的新高,增長3.3%,主要受工業原料和石油進口增加影響。
Briefing.com網站表示,商務部上月公布美國次季經濟增長3%時,可能是假設6月份貿赤為475億美元;由於實際貿赤數字大過此數,意味商務部本月底可能向下修訂次季經濟增長。
美國6月份對中國貿赤破紀錄,達142億美元,較5月的121.3億美元擴闊17.1%;對日本貿赤由5月的55.2億美元,擴大13.6%至6月的62.7億美元;對石油輸出國組織貿赤亦創新高,達62億美元,較5月的56.2億美元增加10.3%。
另外,美國生產物價指數(PPI)在6月跌0.3%後,上月微升0.1%,較市場估計的0.2%升幅溫和,主因是食品價格跌幅是逾兩年來最大,抵銷能源價格錄得半年最大增幅的影響。撇除食品和能源項目後的核心PPI指數,於6月升0.2%後,上月僅升0.1%,增幅是2月至今最細,符合預期。美國銀行資本管理首席經濟師里塞爾說,競爭壓力令美國企業缺乏加價能力,使當地通脹仍受控。
美國本月消費者信心自3個月來首度轉弱,主要受油價高企、美國職位增長放緩、美股疲弱和地緣政治風險影響。
密歇根大學公布,消費者情緒指數由7月的96.7,降至本月的94.0,遜於市場估計的97.5。美國Mellon銀行高級貨幣策略師尚卡爾說,美國本月消費者情緒指數欠佳,令人進一步憂慮未來的消費信心。
反映消費者對前景看法的展望指數,從7月的91.2降到本月的84.7;現況指數則由7月的105.2,升至本月的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