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選舉臨近,五十八萬名十八至三十歲的年輕選民,成為候選人必爭之地。一項調查發現,六至七成受訪青年認為應在○七、○八年進行雙普選,受訪者投票選擇議員時,最着重候選人能否反映民意、極積推動民主發展。負責調查的機構呼籲各立法會候選人留意年輕人對選擇議員的標準。
香港小童群益會今年七月訪問了三千三百二十二名十五至三十歲的青年人,當中一千一百七十三人為登記選民。調查發現,六成七受訪選民表示會在九月十二日立法會選舉投票,百分之三十六的選民「幾不滿意」及「很不滿意」政府表現。受訪青年最不滿意政府的地方,依次為官員缺乏向市民問責、未能貫徹一國兩制及高度自治、施政民意基礎不足及透明度低。而調查顯示,自由民主、社會和諧穩定、人權法治及透明開放,是青年人眼中香港社會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七成六受訪者認為,應在○七年普選行政長官、六成受訪者認為應在○八年普選立法會議員。即使調查顯示三成六受訪青年認為現時推行普選的社會條件不成熟,但當中仍有逾五成人認為○七、○八年就可開始普選。負責調查的小童群益會助理總幹事梁永宜解釋,這反映青年人對政府施政極度不滿,認為極有需要透過普選改善政府的施政水平。
事實上,調查發現逾五成受訪者認為普選行政長官後,政府的管治會比現在好,近六成認為普選立法會有助改善政府管治。受訪的選民當中,認為作為立法會議員最應具備的條件依次為可以反映民意、有高度議政能力、可兼顧社會各界利益、積極推動民主發展、有監察政府能力、受大部份市民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