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開幕禮過後,是奧運選手在比賽場上比拼較勁的時候到了,雖然是對手,但他們都有一個最大夢想──奪金,站上奧運會頒獎台上領取金牌。但奪金有價──運動員艱辛受訓,用淚和汗付上的代價。
在中國廣州的偉倫體育學校,多名只有六、七歲的小女孩,一個跟一個走到木箱跟前,分開一雙長滿老繭的腿,分別擱在一個箱上。接着,重七十公斤的教練帶笑走至,但孩子不笑,只是等着教練用重量級的身軀坐在她們張開的雙腿上,硬來給她們「拉筋」。
痛、很痛,小女孩痛得流下淚來。但她們沒有像一般娃兒大哭大嚷,只是默默承受,凝視着計時器逐秒計算。就這樣熬過三十秒,教練才站起來,扶她們起來走路。第一步,她們都走得不穩,大腿上碩實的肌肉明顯在抽搐。
孩子都很堅強有毅力。尤其是只要知道她們全年除了農曆新年可休息一周,其他日子每周都要重複這樣的拉筋練習六次,就會知道她們用淚汗交織出堅毅的精神。一名教練說:「外國人或會覺得這樣的訓練殘忍,但正是我們從小嚴格訓練他們,我們才可在體操方面那麼優秀。」
獲國家選中接受培訓的孩子,不論是甚麼項目,從此都要視習訓中心為家,小小年紀離鄉別井,可能一年才可以見父母一次,訓練期間所受的苦,獨個兒承受,不得撒嬌。一名正接受舉重訓練的十二歲女孩說:「舉重其實不那麼好玩,但這是我的工作。教練跟我說,無論失敗多少次,只要能成功一次就夠。」一次就夠的成功,就是奪金。
美國《時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