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再度加息1/4厘,而據市場估計,在9月公開市場委員會再次議息之時,會有機會再加息。這次的加息行動,已經確認加息周期的開始。
香港因為之前兩次沒有跟隨美國調整息口,所以今次美國加息,本地銀行也沒有跟足加幅。一些大銀行原本儲蓄利率只有0.001厘,新存款利率便升了9倍至0.01厘,而一些較小型銀行,存款利率則由0.01厘加至0.015厘。
雖然存款利率大幅增加,但實質回報根本微不足道,並沒有足夠吸引力把資金由市場吸納至銀行之內。
作為樓按貸款指標的最優惠利率,維持在5厘不變,這使到做了按揭每月都要供款的人士鬆了一口氣。但按照現時市場的發展,下次美國加息時,香港很大機會會跟隨,那時要供樓人士每月的負擔便會增加。
至於定期存款利率,在資金開始抽緊的影響下,已顯著上升。這點從銀行主動加息吸納定期存款,或發行吸引息率的存款證可以感受得到。但是否到了銀行非加息不可的情況,則相信可從銀行體系結餘數額的大小中看到。
最高峯期時,銀行體系結餘曾高達550億,但現時只有幾十億。如果資金繼續外流,銀行體系結餘便有可能變成負數──負數的意思只是技術性數字,代表有些銀行將要缺錢,要借入資金作為結算之用。
缺錢銀行借錢的途徑有兩個,第一是向銀行同業拆借,第二是向政府借,藉着貼現窗去解決融資問題。使用貼現窗方法,銀行會認為有損其聲譽,所以非不得已也不會採用;而他們通常會選擇向銀行同業拆借,結果同業拆息便會被搶高。當銀行同業拆息遭搶高時,香港加息的條件便會成熟。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