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克西(PaulKersey)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克里和不少人一樣,認為數以百萬計賺取低薪、多半是年輕或沒有特別技能的工人應當大幅加薪:他主張聯邦規定的最低工資,由每小時五點一五美元升至七美元。
他們的想法也算可敬,但不符合經濟原理。政府就算不插手,沒有特別技能、低薪的僱員,亦往往可以改善自己的待遇。最低工資即使稍為提高,不需特別技能的職位也會相應減少。單靠好心腸不能解決問題。提高最低工資的動議,國會應當否決。
主張提高最低工資,是假設政府有責任為沒有特別技能及缺乏經驗的工人加薪──換句話說,在市場經濟,即使這些僱員累積經驗和技能,他們的工資也不會上升。贊成提高最低工資的,多半覺得低薪工作是「死胡同」,完全沒有升職、加薪或新機會。這種世界觀認為,政府若然沒有規定,薪金就永不會上升。
然而,「沒有前途的工作」其實並不常見。即使政府不加以援手,賺取最低工資的人往往也會獲得加薪、升職、或找到待遇更好的工作。經濟學家伊文(WilliamEven)和麥法遜(DavidMacpherson)在美國就業政策研究所(EmploymentPolicyInstitute)委託的調查報告中說:九八至○二年,賺取最低工資的人士,大多在上班頭一年獲得加薪百分之十點四──可是在這段時間,最低工資卻不曾改變。
此外,最近的人口調查數據顯示:時薪與最低工資最多相差一點五美元的人士,只有一成五屬於貧窮家庭,但卻有兩成人每年的家庭總收入超過八萬美元。平均而言,低收入人士的家庭總收入亦超過四萬美元。贊成提高最低工資的,也許是關心貧窮的勞工階級。可是最低工資即使上升,這些人也只有很少會受惠。
然而在經濟上,最低工資的職位也有它的作用。這些工作對僱員的價值,不只在於微薄薪酬。很多時候,對那些仍然與家人同住的青少年來說,這些工作是他們踏入社會的門檻。日子一久,這類僱員多數都要為學業而減低工作時間,甚至離職;而且畢業後不久,就會脫離最低工資的行列。不過,即使是那些賺取最低工資的全職人士,都會藉此取得工作經驗,改善自己的履歷,從而獲得加薪、升職或待遇更佳的職位。
賺取最低工資的,都希望盡快提高收入。但是,很可能會減少低薪職位的政策,也不應因此而實施。事實上,多數經濟學家都斷言:最低工資上升,不要求特別技能或經驗的職位起碼也會略為減少。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計算:最低工資在九○及九一年都有增加,令青少年的就業機會降低了一成二。九六及九七年亦提高了最低工資,青少年的職位空缺沒有像九一年那樣急劇下降,但也減低不少。
吃虧的也不全是青少年。申報失業援助的個案上升,和增加最低工資亦有關係。
所以,雖然克里和差不多所有美國人都同情賺取最低工資的僱員,我們也應當反對政府下令加薪給他們。政府強迫僱主支付更高的薪金,不要求特別技能的職位就會更加缺乏。幸好這種情況不是無可避免。賺取最低工資的工人累積了經驗和技能之後,他們的薪酬就會隨之改善。水到自然渠成,毋須橫加干預。
……………………………………………………
作者為美國傳統基金會(TheHeritageFoundation)勞工政策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