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趕禁藥愈演愈烈

驅趕禁藥愈演愈烈

自從七、八十年代,東德有系統給予運動員服食禁藥,八八年漢城奧運百米飛人賓莊遜使用禁藥,以及九十年代初中國女泳隊爆出集體用藥醜聞以來,運動員和藥檢單位之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遊戲愈演愈烈,每屆奧運上都有不同禁藥扮演主角,在雅典奧運上仍將持續下去。

雅典:生長荷爾蒙奧運
九六年亞特蘭大奧運就被稱為「類固醇奧運」(SteroidOlympics),二千年的悉尼奧運被稱為「紅細胞增生素奧運」(EPOOlympics),雅典奧運則有「生長荷爾蒙奧運」(GrowthHormoneOlympics)之稱。以目前禁藥的發展趨勢來看,科學家預測,○八年的北京奧運有可能成為結合禁藥和生化科技的「基因工程奧運」(GeneticEngineeringOlympics)。

最普遍使用3禁藥
目前運動員所使用的禁藥,以下列三類最為普遍:

合成類固醇(THG)
是一種極難被檢測的人工合成類固醇,可在尿液中自行分解,目的在於幫助運動員通過藥檢。先前由三藩市的BALCO實驗室傳出,THG才被廣泛報道。
使用運動員:張伯斯、蒙哥馬利

生長激素(hGH)
有助運動員燃燒脂肪,促進肌肉生長。雖然同樣屬於人工合成,但較類固醇天然,因為人體內也會自行製造,因此更難被驗出,故廣受運動員歡迎。
使用運動員:鍾絲(被前夫亨打指證)、賓莊遜

紅細胞增生素(EPO)
一種促進攜帶氧氣紅細胞生長的蛋白質。由於人體也可以自我製造EPO,故此即使被驗出尿液中含有過多的份量,也不一定可證明運動員曾注射EPO。
使用運動員:楊格、慧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