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歲中風 腦幹受傷流不出眼淚<br>殘疾苦讀生譜生命真諦讚歌

八歲中風 腦幹受傷流不出眼淚
殘疾苦讀生譜生命真諦讚歌

【本報訊】命運張開了無形的網,將他們牢牢困在柺杖及病榻之間,他們要戰勝的,不是其餘十多萬考生,而是無形的生命壓迫感:因中風而再也掉不出一滴眼淚的女生、體重只得三十八公斤的骨癌患者、因侏儒症要長期留院的樂天女孩……是知識的追尋讓他們找到生命真諦。生命的酸苦,就在接過會考成績單的一瞬間消失。 記者:張嘉雯、林社炳、雷子樂、黃秋豪、宋依洛

「嗰時我都唔積極、好懶,(家人)成日叫我讀書,我求求其其讀一次就算。」九年前的夏天,剛升上小三的利詠然,跟其他小朋友一樣,每天鬧着玩,會打球、會游泳、愛彈琴;一天夜裏,八歲的她在床上大叫一聲,原來她的血管先天畸形,突然中風,她腦幹受傷,命運從此改變。
「我昏迷咗半年,醒番之後,發現全身都郁唔到,住咗兩年醫院。」出院後,詠然連說話、提筆、走路都很困難,再次中風的機會較一般人高六倍;重新就學後,成績一落千丈,年紀小小的她受到極大打擊,加上同學排斥,使她變得更憂鬱。
「我冇同屋企人講,因為我性格比較內向,有嘢我自己承受。」因為神經受影響,她所有感官都不再敏銳,「初時人哋打我,我都唔知痛,同同學玩,俾人拍吓隻手都唔知痛。」最痛苦的,是她連自我發洩的機會都被病魔剝削,「我冇喊過,因為我冇眼淚㗎,我有呢個病之後就唔會再流淚。」

記憶只可維持一星期
詠然至今仍要到瑪麗醫院覆診,單是藥物每月就要花數千元;目不識丁的父親是打鐵工人,為她造了有輪的鐵椅及運動腳踏,讓女兒生活更方便。從大坑的家到就讀的銅鑼灣聖保祿學校,一般人走十分鐘,她卻要花上一個小時,會考對她來說更是苦事,因她的記憶只能維持一個星期,她只有反覆溫習,每天背誦,才能把知識一點一滴載到腦中。
「人大個咗,就要面對將來,要自己養自己……,我要靠自己讀書,識多啲嘢。」她以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作家杏林子為學習對象,希望寫自己的故事,「我嘅目標係好似杏林子咁,咁叻咁堅強,一切困難都唔緊要……做唔到作家,都可以接啲嘢返屋企做。」讀文科的詠然,昨日接過2A、2C的會考成績單後可原校升讀,其母坦言從來沒想女兒成績如何,只有簡單的心願,「失去健康嘅人至知道健康可貴,最緊要係佢可以照顧自己。」

從悲傷中學習
會考成績欠佳的女同學,心情壞透,哭腫了雙眼。

從悲傷中學習
不能原校升中六的考生,焦急地趕赴莊啟程預科書院爭取中六學位。

從悲傷中學習
眼看着會考成績單,考生心情沉重,茫然若失。

從悲傷中學習
成績不理想,女考生哭着致電親友求助。

從悲傷中學習
派過成績表,同窗為前程各散東西,課室內留下一名會考生獨自籌劃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