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西宮又嚟啦 - 鄧達智

東宮西宮又嚟啦 - 鄧達智

陳浩峰的大型海報在銅鑼灣鬧市上顯眼看到,未聽聲、未看戲,先樣奪人!
誰說香港沒有文化?
誰說香港是個文化沙漠?
香港其實乜都有,所謂文化並非全古典可作代表,也不一定高達、費里尼。這裏勝在豐盛,各種級別、各類水平同時存在,有街坊如許冠傑周潤發TwinsBoyz;有精緻如黎海寧梅卓燕伍宇烈;有鬧劇如長毛大班小甜甜維園阿伯;有既定性而又不定性如陳果林奕華進念二十面體;有食到死的蔡瀾梁文韜方太劉致新李純恩;連Classic的陳寶珠蕭芳芳亦舒李碧華煇黃與麥嘜都喺你左近。

每次出門,尤其是上大陸,一段日子上下必會記掛香港,想念她的咁咁咁咁咁。一次飛到怕之後從中環出地鐵,由地下走上置地廣場,當然不為名牌商店出神,走出畢打街,四月的入夜時分,天邊的MagicBlue仍未被黑夜取代,人潮散去,華燈初上;感動,這個城市實在太漂亮。
「東宮西宮」源自北京Gay片,胡軍的早期電影。香港的「東宮西宮」在美麗華酒店,一面中餐一面西餐,概念十分香港。
胡恩威與林奕華共同創作的《東宮西宮》結合了棟篤笑、相聲、荒誕劇、處境喜劇和公民教育共冶一爐;看似雜亂,然而處理烹調這樣一鑊粥正是林奕華的強項,其實也是香港人的耐力強項。他們真是過來人,能忍則忍,將所有城中發生的各項長短都看成一齣戲;是頭頭碰着黑的阿董,笑笑笑話重叠的董太,大班競選熱身前奏謝俞琤作SupportingActress的連番好戲,感人熱淚、媽聲四起的SARS協奏曲,六四七一二十三之類的數字遊戲,新移民與自由行的噪音與儀態……天天上演、日日無窮,你甚麼都得當成戲,好戲便拍掌叫好,爛戲演員不加三錢肉緊你便入睡或離場;將目下所有材料元素炒成快餐一碟,讓我們重溫走過去的日子,笑餐懵或喊餐懵都是一回減壓,比抽脂去水更見效。來港自由行的自由人應該前來觀看這齣「真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