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靈傑 聖若瑟英文書院
【本報訊】染了一頭金毛的聖若瑟英文書院考生周靈傑,昨懷着平常心回校拿成績單,當得悉考獲10A時,他只說了句:「好開心、但冇乜驚喜。」周靈傑的父親是醫生,他因此希望透過尖子計劃,下年報讀香港大學醫學院。李父(圖右)強調從沒給予兒子壓力,還笑稱:「你睇佢染成金毛,我都冇反對,我畀好大自由佢。」周靈傑說,考試前常到公共圖書館的自修室溫書,與來自不同學校的考生交流讀書心得,是考獲10A原因之一。
陳曉恩 拔萃女書院
【本報訊】拔萃女書院理科生陳曉恩是該校三位應屆狀元之一,她每天大約花三小時溫習課本,而考試前的假期則每日溫習九小時,平時則要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她會考慮透過尖子計劃入讀香港的大學,並有興趣入讀中大或港大的醫科課程,因她認為醫生可發揚助人精神,而在浸會醫院產房擔任護士的媽媽,也激起她對醫科的興趣。
彭匡怡 拔萃女書院
【本報訊】被人批評處理沙士表現欠佳的醫院管理局專業事務及人力資源總監高永文,原來是拔萃女書院10A狀元彭匡怡的偶像,「因為佢嘅工作有挑戰性,而且喺醫管局入面年紀最輕嘅人。喺咁嘅環境做嘢,佢已經盡咗自己努力,所以好值得尊敬。」匡怡立志透過尖子計劃進入香港大學修讀醫科,再出國修讀行政課程,實行以高永文為榜樣,在行政醫學範疇上發展。當然,同是醫生的父母也令匡怡感染了對醫科的興趣。
周廷勵 拔萃女書院
【本報訊】就讀拔萃女書院的理科生周廷勵說,她的讀書秘訣是盡早開始溫習,不宜臨急抱佛腳。廷勵的父親周伯展,是眼科醫生兼中央政策組的兼職顧問,她坦言對科學興趣不大;不過,讀理科可銜接多數大學課程。她表示,會考慮參加尖子計劃,選讀法律課程,因她最喜歡思考、分析及寫文章。她說父親有時也會與她一起討論醫療政策、本港政制及問責制等問題。
鍾耀庭 拔萃男書院
【本報訊】鍾耀庭是拔萃男書院的10A狀元之一。不像多數狀元般希望將來當醫生,耀庭希望日後當一個天文學家。他說中一二的時候,看了十多本關於天文學的書本,包括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令他對天文學產生興趣,而早前中國首位太空人楊利偉成功升空,更堅定了他的信念,希望做太空人背後的技術支援人員。他的讀書心得是不要放棄,更要懂得考試策略。
李煒堅 拔萃男書院
【本報訊】拔萃男書院狀元李煒堅是少數自行修讀普通話科而成績又達A級的學生。他坦言選修普通話是因中三時愛追看《鐵齒銅牙紀曉嵐》及《還珠格格》等雙語廣播劇集,覺得普通話原聲比廣東話配音更易入耳,加上愛聽台灣歌手周杰倫的歌,於是自修普通話。由於學校未有教授會考程度的普通話,惟有自行外出補習,成功奪A令他晉身10A狀元之列。
傅巧茹 聖保祿學校
【本報訊】「我𠵱家重停留響震驚嘅階段,extremelyshock(非常之震驚)!」就讀聖保祿學校的傅巧茹,是本年度的傑出學生,曾隨家人移民到加拿大,小二時回流香港,對中文科沒有信心,結果會考中文作文只取得C級,但中文科整體成績仍獲優。
巧茹的父親是室內設計師,她則從小立志行醫,希望透過尖子計劃躋身香港大學醫學院;雖然她未夠年齡登記為選民,但居於銅鑼灣的她說,若有機會會投45條關注組的候選人余若薇一票。
張寶婷 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
【本報訊】「好驚喜,喺派成績單之前媽咪竟然打畀我話拎到10A,就連我自己都未知。」就讀屯門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的張寶婷望着手上的成績單,笑說及後才曉得媽媽的「未卜先知」,是因學校先將喜訊告知前來支持自己的姊姊及妹妹,再傳到媽媽耳裏的結果。
寶婷說媽媽對她關懷備至,會煲魚肚湯給她調養身子,令她可在無壓力狀態下考試,獲取佳績。自言對遺傳學感興趣的她,最希望獲獎學金到美國修讀生物研究,現時她會先升讀中六,並考慮參加尖子計劃。
林上行 喇沙書院
【本報訊】平時勤讀課本、摘下要點,以及多以舊試卷作模擬考試,就是喇沙書院狀元林上行的致勝秘笈。其父是《星島日報》主筆林志明,未知這與上行在語文方面考獲佳績是否有關,但可以肯定的是,10A成績是他勤力用功的成果,「讀書考試成績要好,最緊要靠努力、勤力同領悟能力。」上行認為,壓力其實有助讀書,因適當的壓力會轉化成動力。打算參與尖子計劃的他,暫時仍未決定入讀大學後修讀哪一科,但似乎不會走父親的路,反而傾向朝商界發展。
盧偉強 英皇書院
【本報訊】「係咪真㗎?」就讀英皇書院的盧偉強,看到成績單上的十個A字,驚喜得雙手抱着頭儍笑。他計劃在中六時申請尖子計劃入讀大學醫學院。他坦言,這全因受到其學長、著名眼科醫生林順潮的影響。
林順潮數年前曾回母校演講,教偉強啟發良多,「佢同我哋講去山區醫眼疾嘅經歷,我覺得佢好有心。」去年沙士肆虐期間,醫生們盡忠職守,令偉強更加渴望成為這專業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