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QDII未落實有原因

理財智慧:QDII未落實有原因

早前香港發行官債,有傳聞說國內的社會保障基金也有認購。而這個行動,使人關注QDII是否快將落實。QDII全名是「QualifiedDomesticInstitutionalInvestor」,亦是「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的縮寫。
所謂「QDII」,是指中國政府認可的合資格境內機構,能把資金向海外投資的意思。而所投資的地點,當然會包括香港在內。如果能夠落實QDII的運作,對於香港的股市、債市及衍生工具市場,都有一定的正面影響。QDII與QFII是兩個中國政府用來與國際金融市場接軌的方案,而現在已實行了QFII,尚餘QDII還未實行。
為何QFII可較QDII先行?原因在於外滙及資金進出的問題。QFII容許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在中國的股市之上,所以運作的初期,會有大量外滙流進中國,那麼中國的外滙儲備只會增加不會減少,這樣對於人民幣滙率有所支持。至於將來海外投資者要套現,是將來的事,短期之內,對於中國金融體系的衝擊不會很大。

恐防外滙流失
但是QDII就不同。那些被認可的金融機構,會把資金投放海外市場,過程中會產生外滙流失的問題。國內資金會先把人民幣轉換成外幣,例如美元、歐元或日圓等貨幣,這樣中國的外滙儲備會減少,造成人民幣滙價的波動。
其次是資金流向。部份資金會流入香港的H股,因為內地投資者最熟悉的公司就是國內企業,而H股比A股有所折讓,自然會招來套戥──沽國內A股而買香港H股來賺取差價。這樣國內A股就會有下跌的壓力。這點正是中國政府不願看見的。這亦是為何QDII還未落實的原因。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