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最期盼搞好經濟

國民最期盼搞好經濟

李顯龍周四起掌政,被視為李家王朝回歸,外界最想知的是新政府會延續吳作棟緊中帶寬的管治,抑或重回李光耀的家長式統治。但對新加坡國民來說,最希望李顯龍放在第一位的是:經濟。

反對黨:新政權「回到未來」
從李顯龍新內閣名單看來,反對黨領袖惹耶勒南的話無可厚非:這次政權移交「沒有向前進,也不是推動更大的民主,甚麼都沒變,依然是三頭統治:李光耀是內閣資政,李顯龍當總理,吳作棟是第二號人物」。政論家何啟良也套用荷李活戲名,形容這次政權交接是「回到未來」。
連吳作棟也勸李顯龍應展示「柔性一面」,放下毫不妥協和硬朗形象,不要像其老父那樣採取專制統治。不過,普羅百姓最熱切關注的反而不是這個,而是最切身的經濟問題。儘管經濟復甦,市民並未受惠,工資未獲上調,還要面對來自中國和印度的激烈競爭,都教新加坡人憂心忡忡。
任職的士司機的單親母親的易卜拉欣說:「我常對四名子女說:『人人都想做有錢人,但媽媽不是。媽媽只想活下去和付清帳單。』」低下層固然關心飯碗問題,但就算擁有大學學位者也同樣憂慮就業。二十二歲的巴拉取得生物醫療科學學位後,迄今找不到穩定的長工,「就業市場競爭激烈,我希望新總理可優先解決就業和經濟問題」。
新加坡最新民調顯示,六成四被訪者認為就業和降低生活費,才是李顯龍上任後首要處理的事務。
何啟良指出,現有發展模式已過時,政府必須另尋增長的火車頭,先決條件是調整國民思想,讓國民在商界、學界和政治上由慣常面對這「不」那「不」,變為發問「有何不可」,讓社會開放,才能吸引新人才、新思維和新資金,為經濟帶來新局面。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