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美日歐經濟存隱憂

國際視野:美日歐經濟存隱憂

美國一個令人大失所望的就業數字,引致金融市場打了個「冷震」後平靜下來,股滙債市統統在窄幅上落,是投資者迷失了方向,抑或等待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之會後聲明說啥,甚或被反覆的市道搞到副本錢如水瓜打狗無了一截而需要暫停休養?

增長有放緩迹象
事實上在油價屢創新高的環境下,全球經濟前景已蒙上陰影,變成一幅模糊的圖畫。美國經濟放緩,皆因減?退稅效應逐漸消失,以及預期加息,導致消費者已沒早前那麼爽手所致。油價高企和大選變數也是引致企業高層對投資多採取觀望態度,儘管格老和財長斯諾大派「定心丸」,又有多少人會聽得入耳,疲弱的數據根本未能說服一眾人等,分析員紛紛調低美國全年經濟增長預測,實可理解。
日本方面,經濟數據同樣令人失望,職位流失嚴重和工資下降,零售銷售和消費開支又豈有不萎縮之理?最令人擔憂的是通縮始終未能擺脫,高油價又蠶食企業邊際利潤,日本經濟谷了一段後問題又再重現,不無令人覺得小泉之魔術棒有點弗靈,甚至聯想起「假黎明」或重現。最慘是政府負債已高達GDP的150%強,再掏腰包已顯得無能為力,你說怎麼辦?
至於歐洲,雖然歐盟成員早前達成「里斯本結構改革方案」共識,可是落實執行的又有哪幾個?當然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然則根深柢固的福利主義制度要改又談何容易?人口急劇老化又為不同國家政府帶來沉重負擔,「穩定及增長條約」又綁死預算赤字上限,包袱沉重,又怎能展翅起飛?
綜合而言,3大經濟體系各有不足,下半年經濟一開始已「𣲷晒油」,認真「濕滯」!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