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按三次 一釘可長五厘米<br>腿內植鋼釘接收器可增高

每日按三次 一釘可長五厘米
腿內植鋼釘接收器可增高

【本報訊】天生骨骼缺陷,令PaulRobinson的右腳短過左腳十五厘米;但他一直沒有放棄,在十五年前做了第一次增高手術,右腳長了十厘米後,兩腳仍差五厘米。他在二十八歲時那年終於如願,在新加坡做了第二次手術,右腳增高五厘米,兩腳終於平衡,還急不及待跑到中國遊覽長城。 記者:梁洵瑜

本身是英國人的阿Paul還能笑說道:「哈,用十五年,增高了十五厘米!」二○○二年在新加坡陳篤生醫院接受創傷性較少的電子化增高手術(Fitbone),當時他是新加坡第二宗電子增高手術的病人,為他進行手術的醫生,是發展此項手術的德國醫生AugustinBetz及陳篤生醫院整形外科高級顧問SarbjitSingh醫生。

住院一周跟進半年
陳篤生醫院是當地唯一發展此項手術的醫院,SarbjitSingh醫生解釋,該手術與傳統的增高手術不同,新手術方法是在膝蓋側開切口,把鋼釘植入大腿或小腿內,鋼釘連接電子接收器;醫生並在腿骨中間切開,當按動電子接收器,骨內的鋼釘拉長零點三毫米,同時也會助長骨骼、肌肉及血管等生長,但期間病人會感到痛楚。
他又稱,病人在手術後約需住院一周,並要約六至九個月接受跟進及檢查,在手術後每天按動電子接收器三次,每天骨骼即可增長一毫米,每植入一鋼釘,最多可增高五厘米。該院至今已有十一名病人接受手術,病人分別增高五至九厘米不等。
SarbjitSingh醫生強調,新手術的鋼釘及接收器都是內置,減少感染機會,手術後兩年把鋼釘取出,與傳統增高手術的外置鋼罩及人手調校來增高的方法有別,痛楚較少,感染機會也較細,現時內地仍採用舊式的外置鋼罩手術。
電子化增高手術適合因意外、先天疾病引致的長短腳人士,如個子矮的人士也可接受增高手術,但只會為不高於一點五五米(155厘米)的女士及不高於一點六五米(165厘米)的男士進行手術,手術費用約二十萬至三十多萬元不等,視乎植入多少鋼釘。

手術後須承受痛楚
阿Paul在手術後每次自己按動電子接收器時,都感到右腳震動及聽到「吱吱聲」,手術後七個月右腳已可增長五厘米,雖然手術後要承受痛楚,但相對他在十五年前進行的外置增高術來說,已不算甚麼,即使他部份先天的腳部問題未能解決,但雙腳高度平衡足已令他毋須穿着矯形鞋子,去年更遠征中國長城四小時。

新加坡陳篤生醫院的SarbjitSingh醫生已為十一名病人進行電子化增高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