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遏通脹不是加息主因

投資學堂:遏通脹不是加息主因

聯儲局昨晚再度議息,市場對加息與否看法並不一致,但資金已在盤算議息後的策略。雖然近期的經濟數據不利加息,美國的通脹問題並不嚴重,但格老決定息口的考慮點,除了表面上的藉口──抑壓通脹之外,更重要的是調控美元走勢,控制資金流入與流出等因素,故此,我們不能只從表面看通脹問題而去揣測其決定。基本上,聯儲局之首要策略是維持美元之升勢,在大選前不能讓美元大幅下跌,促使資金流入美元資產。另一方面,面對嚴重的財赤問題,需要繼續發債以應付經常性及軍備性支出。不加息會令美元大跌,加息則對債市帶來衝擊,實乃兩難之局面。故此,格老之言論永遠是飄忽不定,前言不對後語,目的只是混淆視聽,維持市場的穩定。
若根據筆者以上的立論估計,經濟數據好與壞及有否通脹壓力皆不重要,息口一定要加,但卻不可以加得太多,以免影響發債。

恒指12500暫難突破
息不可以不加,但加息又不可以影響債市表現,魚與熊掌,難以兼得。通常債市升跌,除了跟息口有關連之外(低息債升,高息債跌),還會跟股市表現有關。當股市壯旺之時,資金會從債市流入股市;同樣地,當股市投資環境不明朗之時,資金自會流入債市作避難所。只要美元不跌,投資美國國庫債券便會是最佳選擇。
政治與經濟永遠是不可分割的,美國攻打伊拉克是為政治還是為經濟,大家應該心中有數。既然低美元有利經濟,布殊政府為何這般急於加息刺激美元上升呢?筆者過去兩年能準確預測美元先大跌再回升,除了是分析經濟因素之外,政治分析所佔的重要性更大。
在油價高企、美國內部消費變得脆弱的情況下,非農業新增職位又只得32000個,大大低於市場預期之24萬個。假如格老仍要加息,其背後的動機顯而易見,而美股亦勢將遭到進一步拋售。
港股方面,恒指12500點始終是重大阻力,好友暫時未有足夠動力再作突破,短線還看12200點之支持可否守得住,持貨者宜小心為上。
(小啟:譚紹興離港公幹,本欄由沈振盈暫代,直至周五)
沈振盈
電郵:[email protected]